聯合報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1日大秀防疫成績單,引用《經濟學人》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整個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為「世界第2低」,每10萬人超額死亡數僅輸給紐西蘭,沒隔多久,指揮官陳時中就宣布參選。
不過,根據《經濟學人》加入6月數據後公布之最新「成績單」,台灣排名已退至第7,6月比預期多死6362人,超額幅度達43%。這6362人扣除6月指揮中心公布直接死於疫情的4014人,6月可能有2348人疫情導致之間接超額死亡。
《經濟學人》統計,台灣5月實際死亡比預期死亡多了2305人,超額幅度為15%,6月實際死亡比預期死亡多了6362人,超額幅度達43%。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他認為《經濟學人》的數字很合理,另根據他所做的推估,5月超額死亡幅度大約是19%,兩者相去不遠。
陳秀熙表示,5、6月疫情嚴峻,對於台灣戰後嬰兒潮的年長者衝擊最大,加上醫療量能還沒有恢復正常,來自疫情的直接死亡,以及來自慢性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間接死亡,都會發生。如果能夠盡快「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重大疾病的醫療恢復正常,超額死亡的幅度才會減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每個國家疫情流行的時間不同,建議超額死亡應該要看較長時間內的數據。《經濟學人》統計今年1到6月超額死亡數分別為34人、負253人、168人、負549人、2305人、6362人,總和為超額8067人;對照台灣1到6月公布新冠死亡6326人,不排除可能前半年非新冠的間接超額死亡人數是1741人。
莊人祥補充說,由於內政部死亡人數統計會有時間差,6月新冠死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間接死亡人數應還有縮小空間;另外,超額死亡增加也不能排除人口老化的因素。國內新冠死亡統計顯示,這一波疫情死亡高峰大約落在5月29日至6月18日,現在高峰已過,每天死亡人數已下降,預計7月超額死亡數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