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泓勳/南印邁索爾報導
「生在台灣就像是中樂透,但印度貧苦偏鄉的人就像抽到下下籤。」今年第3度跟北醫大海外醫療服務團到印度的牙科醫師薛文崚說,台灣人應更珍惜自己的醫療資源與生活環境。
牙醫師印度義診歸台,認為「生在台灣像中樂透」。(截取自維基百科)
前進海外義診治療,影響的往往不光是受幫助的當地人,服務團隊的醫師、學生也常有收穫。薛文崚舉例,在藏人屯墾區比拉庫佩(Bylakuppe)的小孩,要看牙醫都很不容易,1年可能才有這一次義診機會,即便知道治療會痛還是很珍惜。
反觀台灣很多小孩,看牙醫還要父母不斷地哄、買東西,即便如此台灣蛀牙率仍是不低,就是沒能好好珍惜。首次參加海外義診的北醫大牙醫系大二學生沈芷儀表示,比拉庫佩的SOS藏人學校,學生生活條件不如台灣,但一些高三年級準備考大學的學生,每天中午都拿著課本拚命念書,力求上進,讓人體認到,要多珍惜台灣現有的資源與幸福。
北醫大醫療服務副團長李牧謙則說,自己從小在美國長大,習慣的是美式個人主義,直到回台就讀,第1年參加海外醫療團時,對這種以他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衝擊很大」,但這次第2次參加,看著當地民眾都還記得他時,這種關係情感的建立,讓他很感動。
不光是對自身資源的珍惜反思,這波海外醫療服務也曾拯救一位牙醫師的職涯之路。今年第3次參與印度義診的牙醫生黃冠中說,自己念牙醫系的時候,其實很迷茫,跟原本想像落差很大,不確定是不是要念下去。直到大三第1次參加北醫大的海外醫療團,看到很多人是如此需要牙醫治療,讓他堅定在這條路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