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欣/綜合報導
根據昨(24)日最新公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6」,至2015年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已達3.6,5年之內躍升10倍。加上中國在經濟實力、貿易地位等支撐人民幣國際化因素表現不俗,該報告認為人民幣有望在兩年內成為全球第3大貨幣。
新浪財經報導,這份報告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表。人大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在解讀「報告」時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內容綜合衡量多個方面,包括人民幣的貿易結算、金融的交易結算以及人民幣被納入其他國家儲備貨幣的存量等。
據統計,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至去年底已經達到3.6,遠高於2014年的2.52。而5年前該指數還不到1。向松祚表示,國際貨幣基金(IMF)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中,且比重達到10.93%,代表國際金融界對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及中國經濟發展的認可。
他認為,人民幣有望在兩年內超越日圓和英鎊,成為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全球第3大貨幣。向松祚解釋,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幅攀升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是人民幣貿易的結算大增;其次是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增長;其3是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存底的比例顯著增加。
報告認為,中國在經濟實力、貿易地位、幣值穩定和資本自由流動這幾個支撐人民幣國際化因素上都有不錯表現。根據統計,2015年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業務累計金額已逾7兆元人民幣,占了中國貿易結算量的29.36%。也就是說,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將近3分之1是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顯示人民幣在全球貿易的貨幣地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