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李念庭/綜合報導
肺癌位居發生率、死亡率雙冠,台灣有約三分之二肺癌患者不抽菸,目前卻仍無相關研究證實罹患肺癌確切成因為何。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指出,不抽菸肺癌患者愈來愈多,女性也持續增加,已知危險因子包括空汙、油煙、室內空汙如甲醛等揮發性有害物質,以及含石綿的化妝品等。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高尚志說明,肺癌的危險因子複雜,家族病史、吸菸、暴露二手菸環境都可能影響,但罹患肺癌男性中,有2成不抽菸,女性則高達9成不抽菸。近年台灣肺腺癌患者,尤其女性發生率持續攀升,多半卻不是抽菸導致,恐與近年台灣懸浮微粒濃度超標,空氣品質變差有關,也造成國人肺癌死亡率增加。
要降低肺癌死亡率,除了仰賴早期篩檢,肺癌治療方面也需要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並透過健保給付癌症新藥,讓患者能使用藥物。台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現在雖然有很多救命藥,但仍有很多病人無法使用而失去生命,且許多衛福部通過的新藥,都還沒有健保給付「免疫治療併用化學治療」。
楊志新說明,免疫治療併用化學治療是世界標準,但此部分國內健保仍無法完全給付,僅給付部分條件,導致很多病人因未達第四期等條件,而無法使用藥物。他認為,醫療應是一種社會平等的重要指標,不應出現只有有錢人負擔得起、能接受治療,沒錢的人喪失機會的狀況。
陳晉興表示,如今醫藥很進步,出現很多元的新藥,但新藥卻很昂貴,健保給付跟不上藥物研發速度。行政院今年將撥50億元公務預算,投入百億癌症新藥基金,預計2026年達成百億規模,但光是肺癌,就有很多第四期的病人,沒有達到給付標準,就無法獲得標靶、免疫治療給付,只能自費接受治療。
陳晉興指出,他理解新藥物進展很快、很多、很貴,要健保完全投資在這部分不太可能,因此除了逐步擴大健保給付範圍,也應擴大篩檢,讓更多本來會進到第四期的病人,在第一期就被發現,針對不同時期患者投入不同資源,來改善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