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海外債券在新台幣與美元存款利率都低,及新台幣匯率趨強、高資產者這段時間累積不少美元部位等因素驅使下,交易變得熱絡。不過民營銀行主管提醒,民眾如果具備美國籍身分,銀行一般不接受申購海外債券。
民營銀行主管解釋,美國為了對境外美國籍人士追稅,實施FACTA法案,俗稱肥咖條款。外國金融機構必須提供美國籍人士的帳戶資訊給美國稅務機關。
肥咖效應,美籍身分不能買海外債券。圖/聯合報資料照
民眾如果具備美國籍,無論臨櫃或線上交易海外債券,銀行都得協助填寫報表,甚至得出報表。美國的稅務申報很麻煩,銀行不想費那麼多工,加上避免與客戶之間產生糾紛,因而針對美國籍人士,含雙重國籍在內,很多本國銀行都不接受下單交易海外債券。
民營銀行主管說,除了海外債,境外基金、境外ETF等,也不接受美籍人士下單,僅美元存款、美元計價傳統型保單可開放辦理。
下單海外債券除了須通過FATCA辨識、非美國籍才能申購,銀行也提醒,下單委託成功並不等於成交,因海外債券市場活絡時段為歐美交易時間,與台灣的銀行營業時間有明顯差異,民眾若在銀行營業時間於線上登錄完成,也僅為委託下單完成,須於隔日再確認該筆委託是否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