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維斌/雲林報導
水利署今年度監測資料顯示雲林地層下陷面積226.4平方公里,比去年減少21.3平方公里,整體下陷量有減緩,縣府召開地層下陷防治會報,認為只有中科虎尾園區一帶較為嚴重,將持續監控並封填違法水井、鼓勵旱作以減緩下陷。
縣府水利處長許宏博指出,今年全縣已封124口井,將對中科附近違法或廢棄水井持續封填;農業處長魏勝德說,去年轉旱作面積達2400公頃,將會持續推動,尤其對高鐵沿線獎勵金將加碼每公頃提高為5萬元,提高轉作意願。
水利署資料顯示,雲林去年地層下陷面積247.7平方公里,今年226.4平方公里,下陷區主要分布在虎尾、土庫、元長、大埤、褒忠、北港及崙背等鄉鎮,一向下陷較嚴重的沿海地區並無顯著下陷 趨勢。
許宏博說,去年最大年下陷速率位於元長鄉,達約6.2公分,今年則持平,不過根據監測,中科虎尾園區今年下陷速率達7公分,是相對較為嚴重的地區,研判因鄰近農田灌溉,加上園區今年陸續有廠房新建案,可能抽水灌溉加上工程荷重影響,造成局部區域出現較大下陷量。
許宏博也說,元長可能是短暫性下陷,且大面積均勻下陷才7公分,對園區工廠運轉應該不會造成影響,不過仍將會持續監控、並請中科管理局加強工程防陷。
縣長張麗善表示,地層下陷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國土安全挑戰,期待透過農業轉型節水及水資源多元化調度,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