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
電價解凍,經濟部宣布,工業用電大戶電價調漲幅度達15%,超乎原先預期;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石油、天然氣、煤等能源價格高漲已維持一段時間,現在一口調漲15%,意味台電虧損嚴重,預期中油很快也會受不了,當油電雙漲就會推升工資上漲,進而再推升物價,當工資、物價進入互相拉抬循環,台灣將陷「螺旋性通膨」風險。
主計總處最新公布顯示,我國1到5月CPI平均上漲3.04%,不僅超過2%通膨警戒,也突破3%整數關卡;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現在漲電價時機不對,讓身處高通膨的台灣雪上加霜;原預期CPI第3季高點緩步下滑時間恐要延後,可能到9月、甚至第4季才會改善。
吳大任也認為此時調漲電價時機不對。因為歐、美是台灣製造業出口的終端消費市場,現在正遭逢通膨、央行加速升息的環境,全球股市大跌、消費緊縮下,我國製造業正面臨庫存調整、出口疲軟的壓力,當電價一口氣調升15%,等於又要背負生產成本增加的雙重壓力,企業盈餘下修,不只影響股價,還可能衍伸失業、無薪假的問題。
主計總處認為,民眾每天花費較多的食物類價格,今年以來我國平均漲5.8%,高於南韓4.6%、香港3.8%及新加坡3.1%,在亞洲國家漲幅相對較高;非食物類方面,我國漲幅相對較低,如油料費漲幅,我國漲16.1%,遠低於美國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