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黃菁菁/東京25日電
北海道地震引起大停電,凸顯出再生能源在天災等緊急情況發生時,因發電量不穩定,送電線不敷使用而無法供電的弱點。經過地震的教訓,日本業者已開始檢討未來再生能源成為主力電源時代所無可避免的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北海道發生大地震,位於釧路市的太陽光發電廠未受害,可供約7千戶家庭用電的發電量,但北海道電力卻不讓其送電,無法送電的狀況維持約1周左右。
北海道地震震出再生能源在天災等緊急情況發生時可能無法供電的問題。圖為北海道地震發生後,札幌市大停電的空拍照。(圖/路透)
北海道因地價低,寬廣的土地容易取得,故自2012年日本實施「可再生能源高價收購制度」起,各地新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
北海道的風勢也好,日本超過1成風力發電廠都集中在北海道。2017年底北海道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量總計約160萬千瓦,若完全運轉的話,可供應北海道內一半的電力需求。然而地震後,為預防電力變換裝置等因停電損壞而啟動安全裝置,導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施都停電。
北海道電力為了解決地震後的停電問題,不但重啟老舊的火力發電設備,還向自備發電設備的企業買電,卻不讓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重新送電,問題在於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都是易受天候影響的「不穩定電源」。
通常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發電量是用來調整火力發電的供電量,以達到供需平衡。北海道電力公司因主力的苫東厚真火力發電廠停止運轉,只好活用「北本連繫設備」接收從本州送來的電力,故調整電力的餘力受限。若重啟再生能源送電,可能因天候等影響使供電量降低,再度停電。
日本大電力公司急於建立因應太陽能、風力發電量急速變化的體制,而這次地震也浮現出調度電力時供電線容量過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