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5

通膨思考的兩盲點

#通膨 #以色列 #利比亞 #石油 #油價 #停滯性通膨 #理財 #寰宇
工商時報/于國欽
 
1973年10月以、阿掀起第四回合戰爭,為對抗親以色列的美、歐各國,以利比亞為首的八個阿拉伯國家於科威特集會宣布減產石油,這次集會為第一次石油危機揭開序幕,此後油價一路狂飆,停滯性通膨席捲全球,次年台灣通膨率(CPI漲幅)達47%。
 
2008年上半年躉售物價(WPI)依加工階段所編算的「最終產品」較上年同期漲3.7%,同期間的消費者物價(CPI)漲3.9%,而2021年9月「最終產品」較上年同月漲1.3%,而消費者物價於同期間也漲了2.6%。
 
通膨思考的兩盲點。圖/中時資料照片
通膨思考的兩盲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近月原油、榖物等農工原料大漲,不少人認為輸入性通膨已蠢蠢欲動,因為我們生產活動所需的大宗物資都得仰賴進口,其行情飆漲,廠商成本就會提高,國內物價豈有不漲之理?
 
不過,多數人在思考推論時,都忽略兩個重要因素,第一、原料通常只是生產成本之一,而非全部,廠商生產所須擔負的成本有原物料、半成品、運輸、租金、薪資、水、電等等,當某個物料大漲,也只是眾多投入的成本之一而已,因此反映到最終產品的成本,也就不致於那麼驚人了。
 
市場價格由供需兩方決定
 
第二、多數人還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廠商雖然可以訂價,但市場價格仍得由供需兩方共同決定,這不是廠商能片面決定的,也因此原物料上漲的成本不必然會全數轉嫁到消費市場。尤其當消費市場趨於完全競爭,超市、賣場林立,廠商就更不可能隨意轉嫁,隨心所欲的調漲了。經過這道競爭的過程,消費市場的物價漲幅,又會比想像中更低一些。
 
以今年9月為例,小麥的國際行情比去年同月漲了26%,但國內消費市場的麵包、餅乾、麵粉只漲了3%,全球棉花大漲七成,國內成衣、嬰兒衣著這些紡品漲幅還不到3%。另外,國際鋁價飆漲六成,國內鋁門窗漲幅13%,鎳價漲了兩成,鍋具、衛浴漲幅不到4%。
 
再者,國際糖價這一陣子也漲了近五成,國內砂糖有漲這麼多嗎?並沒有,9月只漲了0.4%。黃豆是沙拉油的原料,國際黃豆大漲23%,國內沙拉油只漲了9.8%。而玉米是農民養豬的主要飼料,玉米近來大漲四成,然而豬肉也只漲了7.7%。
 
總而言之,在投入、生產及銷售的傳導過程中,不是投入成本增加多少,產出價格就會漲多少,廠商依成本所訂的價格,還得經過消費市場的考驗,才會成為市場價格,綜合起來才會得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而其漲幅才是通膨率。在市場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下,隨著供需兩方拉鋸,市場均衡價格才會出現,而經過這一連串的動態調整,原物料四、五成的漲幅,到消費市場可能只剩不到2%的漲幅。
 
物價傳導過程會稀釋漲幅
 
真是如此嗎?我們可以查考一下時間數列,2008年上半年原油、榖物等農工原料漲勢迅猛,從躉售物價(WPI)的加工階段觀察,原材料較前一年同期大漲42%,中間產品漲8%,然而到最終產品只漲3.7%。今年情況亦然,以9月而言,原材料較去年同月大漲50%,中間產品漲15%,最終產品只漲1.3%。
 
前述統計反映了物價從上游、中游到下游一路的傳導過程,每經一道程序,漲幅就被稀釋一次,到最終產品的漲幅,與消費者物價(CPI)漲幅已相去不遠。
 
順著這個思維可以了解,昔日這頭狂野的通膨猛獸,在如今市場競爭的馴服下,已趨於溫和,偶爾發發脾氣推升一下通膨壓力仍難避免,但要像1970年代如此興風作浪,為害世界,已然不可能。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