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平均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名是65歲以上人口;俄烏戰爭未歇、氣候變遷加速,油價、原物料價格變動快速,加上全球仍處於升息環境,即使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降至1.88%,未來通膨仍有諸多變數;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高齡家庭CPI除反映現實狀況外,建議未來應與退休金制度連結,讓多數沒有勞動力收入來源的高齡家庭,能有更多生活保障。
去年全球物價飆漲,5月CPI年增率3.39%,不僅連3個月超過3%,也創近10年新高,為避免退休金被通膨吃掉,政府當時公告,勞保年金、軍公教退休金都將調升,估計逾百萬退休族群受惠;吳大任表示,當通膨加劇時,高齡家庭最有感,未來有高齡家庭CPI數據,可與退休金調升做連結,而非全體家庭CPI數據,政策才能更彈性、更貼近民眾需求。
台灣老齡化、少子化議題,人口結構快速轉變,吳大任表示,主計總處提早部署、逐年公布高齡家庭CPI結果是正確的決策,因為未來很多超高齡社會要推動的福利政策等,就必須有數字做根據;不過,吳大任也警示,老齡化、少子化最大衝擊是勞動人口減少,勞保年金有破產風險,迫在眉睫的問題,待下一屆執政者來解決。
其實,鄰近日本人口高齡化比台灣早,高齡家庭CPI的調查工作推行已久;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通膨在不同年齡層中差異相當大,按家庭戶主年齡觀察近10年日本CPI上漲率的結果,70歲以上平均7.3%,比29歲以下的1.1%,足足高出6.2個百分點,正步入退休的60歲至69歲年齡層,CPI也達6.8%,整體來看,年齡愈大、承受的通膨壓力就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