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87

染疫變「金魚腦」? 醫師曝兒少長新冠更該注意1問題

#Omicron #疫情 #政策 #教育部 #金魚腦
聯合報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國內Omicron疫情大流行,教育部統計至6月16日全台已超過30萬名學生確診,有學生反映染疫康復後記憶力、學習力變差,懷疑自己變「金魚腦」。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雖看來與「長新冠」有關,但以醫學角度,建議注意自序神經失調,甚至腸道功能已受影響。
 
疾管署今舉辦線上「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研討會」,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根據丹麥大規模統計文獻顯示,確診兒童的學習、認知力並沒有比較差,甚至比沒確診的孩子更好,也有其他研究報告顯示,疫情期間調整教育模式也會影響孩子學習。
 

 

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表示,美國波士頓研究顯示,孕期施打疫苗,抗體保護力可持續到寶寶出生後六個月。圖/取自網路
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表示,美國波士頓研究顯示,孕期施打疫苗,抗體保護力可持續到寶寶出生後六個月。圖/取自網路

 

 
李宏昌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出現上百種症狀,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皆來自病毒感染問題。若以醫學角度看,他認為出現腹瀉等疑似長新冠症狀,可能與「自律神經系統失調」有關,包括腸胃蠕動慢導致腹脹、出現腸躁症,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李宏昌表示,腸道具有保護功能,也排除毒素不入侵體內,但感染新冠病毒後,腸道遭受破壞,毒素跑進體內影響器官,先前哈佛大學2021年也做過相關研究,尤其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多有影響腸道,建議可補充營養素,包括維他命D、鋅及K2及益生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長新冠(long Covid)是指感染新冠病毒3個月後,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且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現象。
 
綜合國外多篇研究論文,彭純芝表示,成人染疫康復後,最常見「長新冠」症狀排名,最多為疲倦、記憶力問題、呼吸困難、睡眠問題、關節疼痛、腦霧等,另有論文指出,也可能出現腎臟、血栓、壓力症候群、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相較對於成人長新冠研究,兒少資料相對不足。
 
英國2021年8月發表一項統計,包括5至11歲兒童及12至17歲青少年,共1734名受試者,進行感染新冠病毒後嚴重度分析調查,其中頭痛、疲倦、喉嚨痛、嗅覺異常、發燒、腹痛皆屬常見,而症狀出現比例最高為嗅覺異常、頭痛、疲倦。
 
彭純芝表示,英國發表長新冠衛教影片,談及孩童確診後出現疲倦,但難以表達且症狀時好時壞,爸媽也常常被搞的「烏煙瘴氣」,對家庭都有很大影響。確診者長期症狀、未確診者身心都要被關注,且症狀多元,心理精神層面也要評估,建議必要時由醫療專家協助。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也分享,林口長庚今年4月底至5月底期間,共協助43名確診孕產婦,單日最高紀錄有4位確診孕產婦,確診媽媽發病到生產約3天,其中63%屬於自然產,37%剖腹產,早產比例約14%,所幸43名新生兒出生後採檢皆為陰性。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數據,確診孕婦生下新生兒,出生1至3天內採檢陽性比例1.6至2%,新生兒感染新冠症狀,多以流鼻水、咳嗽、發燒等,大多屬於輕症或無症狀,但仍有部分引發中重症,包括呼吸窘迫、昏睡、嘔吐及腹瀉等、心跳過快等。
 
江明洲表示,前段時間確診孕產婦數量增加,當時面臨困境包括,生產待命人力且耗時、醫護確診人力縮減、需支援防疫業務擠壓正常新生兒醫療業務、科內空間不足等。另在考慮感控管制下,出現親子疏離,甚至全家確診,無人協助新生兒或孕產婦辦出院等。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