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台商因應美中貿易戰回台投資布局,環評將成為台商回流的重要關卡,考量到環評委員新手上路,面對未來可能浮現的「環評潮」,環保署昨天表示,已對提升環評效率有兩大作為,經濟部已在上周向新任環委說明水電調度情形,也希望落實環評初審以不超過三次為原則。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昨表示,過去許多重大開發案都牽涉到用電、用水調度,但開發單位在個案環評中,常常「有理說不清」,環保署今年初曾安排經濟部到環評大會,一次釐清能源規畫及水電調度。
環保署26日表示,為提升環評效率,希望落實環評初審以不超過三次為原則。圖為環保署環評大會去年討論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了解,第十三屆環委八月上任後,環保署已在上周安排座談會,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帶隊說明水電供需情形,在環評審查前讓環委釐清能源供需,個案審查就不必糾結水電問題,加速審查效率。
此外,蔡鴻德指出,將持續落實環評效率精進措施,包括環評初審「事不過三」,逐次收斂環委意見,初審以不超過三次為原則,就須送環評大會確認。
蔡鴻德表示,觀察目前環評送案量,台商回流的「環評潮」尚未浮現,有兩大可能,第一是所進駐科學園區或工業區已通過環評,環境影響未超過環評許可量;第二是須做環評或環差,但仍在規畫階段未送案。他說,未來將依據環評法規定,決定是否須進入環評審查,在現行法規架構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