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報導
近來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在亞洲蔓延肆虐,就連台灣也被攻陷,而這個令農民聞之色變的害蟲正嚴重危害區域內多國農業,一些國家更有多達4成的農作物被秋行軍蟲摧毀殆盡,造成極大的農業損失。
成群結隊 秋行軍蟲攻占亞洲
路透報導,秋行軍蟲自去年底在印度南部被發現以來,已迅速蔓延至亞洲各地,孟加拉、緬甸、越南、印尼和台灣已成受害者,而在泰國,主要賣給動物飼料業者的玉米,更是遭到秋行軍蟲的嚴重危害。該害蟲常成群結隊、行軍般遷徙,故名行軍蟲。
在中國大陸33個省及地區中,18個省在最近幾個月也發現此害蟲的蹤跡,且現在有可能蔓延到東北部重要的玉米產區。中國是全球第2大玉米消費國暨生產國。
玉米產量下滑 數百萬小農慘了
澳洲國民銀行農企業經濟學家茲貝爾說:「這對農作物是個重大問題。這可能會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管理成本是小農的一個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官員弗雷德里克斯表示,一些國家受蟲害影響的農作物比率在1.2%到10%左右,而另一些國家則介於20%至40%。「一旦秋行軍蟲出現,它就無法被消滅,農民必須進行對它進行管控。」
玉米產量下滑恐迫使飼養家禽以及養豬與養牛戶仰賴昂貴的進口產品,並使得數百萬小農收入減少。該作物在亞洲主要用來餵養動物。
芝加哥玉米 期貨價格漲兩成
秋行軍蟲入侵亞洲的時間點,恰逢美國種植季延遲之際,而此一情形也導致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在上月漲了將近20%。
由於亞洲地區數百萬小農不願採用新技術來因應生產威脅,受到蟲害的影響恐高過較大規模的種植者。這些小農種植面積多數不足0.4公頃。
害蟲很會藏 傳統農藥很難對付
世界銀行所資助、跟小農與其他利益攸關者合作提高生產力的組織GrowAsia負責人沃提爾說,「新技術存在著惰性,對秋行軍蟲的處理是個既貴且難的糟糕組合」,並指該害蟲會啃入農作物的莖並藏在裡面,因此很難用傳統的農藥噴霧來對付。
亞洲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費和進口地區。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亞洲在全球玉米進口量占比達34%,消費量占比接近36%。
一晚飛行百公里 害蟲橫掃印、非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秋行軍蟲在美洲活動有近200年歷史,2016年首次在非洲出現並肆虐整個非洲大陸,而一晚能飛行100公里的這個害蟲,去年7月更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省出現,而到今年2月為止,印度29個省分已有10省淪陷。
而在泰國,76個省分超過50省發現秋行軍蟲蹤跡,並集中於西部6個主要生產玉米的省分。該害蟲對玉米有著偏好,但仍會攻擊包括水稻和甘蔗在內的80種作物。
成長期食單一作物 之後不斷遷徙
秋行軍蟲在熱帶與亞熱帶氣候中茁壯成長,生命周期為24-40日,兩三代可在成長時期內以單一作物為食,然後再繼續遷徙。
農化業者科迪華的亞洲玉米暨行栽作物部門主管帕特拉說:「秋行軍蟲攻擊玉米各個生長階段,從種子萌芽與作物最脆弱的早期生長階段,直至收成。由於秋行軍蟲的幼蟲很喜歡待在幼嫩玉米植株的中間部分,因此需要採用一種非常具體的應用技術來確保該蟲跟殺蟲劑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