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
隨著中國已正式禁止進口塑膠廢棄物、東南亞國家也陸續加強相關限制,歐、美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塑膠垃圾正無處可去,轉而「流浪全球」。其他國家處理能力不足,也使處理廢棄塑膠的成本激增。
日經新聞報導,歐、美與日本2018年下半年的廢棄塑膠出口總量為170萬噸,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銳減半數,遠低於2009年至2017年每半年的300萬至360萬噸。
歐、美與日本2018年下半年的廢棄塑膠出口總量為170萬噸。(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大原因是被稱為「世界再利用工廠」的中國2017年底禁止進口廢棄塑膠。儘管寶特瓶等塑膠廢棄物可回收處理後再生利用,但歐美日的中間處理商未將塑料清洗揀選,直接把受汙染的塑膠廢物大量出口至中國。中國政府擔心回收物處理過程中的汙染問題,因此下令禁止進口。這些塑膠隨後轉往泰國和越南,但隨著處理能力超過限制,東南亞各國又開始限制進口並提高課稅,多出的廢棄塑膠則轉往孟加拉和衣索比亞等貧困國家。
滯留在已開發國家的塑膠廢棄物也造成企業的負擔,原因是處理成本迅速上漲,例如焚燒廢棄物業者一年漲價兩到三次。中國禁止進口廢棄塑膠前,日本每公斤垃圾的委託費約25日圓左右,現已漲至多達40日圓、甚至50日圓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