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85

實質薪資為何下滑?

#理財 #政策 #居家 #薪資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綜合報導
 
經常性薪資就是一般人理解的月薪,加上年終獎金、分紅、加班費、非按月發放的績效獎金之後稱為總薪資,以2021年(1~11月平均)而言,經常性薪資為43,138元,總薪資為55,819元,以總薪資乘以12個月就是年薪,約67萬元。
 
實質薪資等於名目薪資除以物價指數乘以100,等式兩邊取log並加以微分,即得出:實質薪資成長率=名目薪資成長率-通膨率。因此計算實質薪資成長率時,除了可以先求實質薪資再算成長率,也可取名目薪資成長率與通膨率直接相減。
 
實質薪資為何下滑?圖/中時報資料照片
實質薪資為何下滑?圖╱本報資料照片
 
就在景氣連亮十顆紅燈,經濟成長屢創新高,各方加薪聲浪紛起之際,主計總處於日前忽然公布,去年實質經常性薪資下滑0.05%。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政府不是才說薪資持續成長,何以會出現下滑?
 
沒錯,薪資是在成長,這裡下滑的是實質薪資,更準確的說是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常人們談的薪資是名目薪資,也就是老板每個月給你的薪水,雖然隨著年資的提高,薪水會成長,但與此同時,物價也會上漲,以物價指數平減一下名目薪資,得出來的數字即實質薪資。
 
物價平減 還原購買力
 
例如,2021年的名目薪資是4.3萬元,除以物價指數104.22再乘以100,所得出4.1萬元就是實質薪資,這個除的動作就稱為平減,名目統計經平減後等於實質統計,平減這個動作就是要把數字裡的水份擠掉,還原口袋裡薪水的實際購買力。
 
舉個例子,1974年製造業薪資成長了三成,民眾領到的鈔票變多了,但你若問那一年大家快不快樂,毫無疑問的,每個人都會告訴你:「非常,非常不快樂」,何以領了這麼多錢,竟會不快樂?因為這一年出現了世界石油危機,物價狂漲四成,以物價指數平減後的實質薪資和前一年比較,反而大減一成。
 
所以,名目薪資無法衡量人們的購買力,尤其在物價大漲的年代,名目薪資會虛胖得更嚴重,以此觀察經濟情勢,誤判是必然的,這就是實質薪資必須存在的理由。
 
統計顯示,2000~2021年我們的名目薪資成長了27%,但實質薪資只成長了4%,換言之,20年來國人的購買力幾乎沒有成長,上班族的可憐,於此可知,這也是每次總統大選時,總統經常被在野黨消遣的原因。以前新聞經常有薪資倒退15年、16年的標題,講的就是這個數字,如今雖不再倒退,但其實也沒差多少。
 
當然,薪資又可分經常性、非經常性兩類,前述的薪資談的都是經常性薪資,也就是一般人說的月薪,我們的實質月薪20多年來真的成長不多,但如果加上年終獎金、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情況會好一點嗎?是略好一些,不過,也沒有好到哪裡。
 
通膨罩頂 薪資成長牛步
 
統計顯示,實質總薪資(經常性加非經常性)自2000年4.9萬元升至2021年5.3萬元,長達20年之久,成長不及10%,相較於1973~1993年增逾200%,1990~2000年成長33%,兩者不可以道里計,晚近實質總薪資成長如此之低,雖是物價連年上揚所致,然究其根本,經濟成長果實沒有讓勞工分享,才是最大的原因。
 
依據主計總處的估計,我國一年所創造的GDP於1990年代前後,逾50%分配至受僱人員報酬,2000年以來已降至45%,同期間的營業盈餘占比由30%升至35%,彼長而此消,這意味著在當前此一所得分配機制下,就算經濟成長率再高,薪資增幅也只是杯水車薪,長期以來我們的薪資成長如此牛步,一遇通膨就下滑,實非偶然。
于國欽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