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鉛汙染無所不在,其中以自來水鉛管風險最為常見,新北每31家戶中,9戶早晨第1公升水鉛含量逾6微克,台灣大學60年老舊校舍第1公升水鉛含量更逼近250微克。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指出,鉛沒有安全值,最好完全不要暴露到,如果汙染至骨頭,必須等到25年後才能代謝至體外。調查發現,國人鉛暴露是美國2到2.5倍。過去廣泛使用的黃銅水管含鉛量高達5%到8%,就算自來水公司換了戶外主要管路,但許多老房子還是使用鉛管。
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鉛汙染無所不在,其中以自來水鉛管風險最為常見。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蘇大成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柏菁等人組成研究團隊,分析追蹤738位平均21歲成年人體內鉛濃度與血管疾病的關聯性,發現尿中鉛濃度愈高,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愈厚,增加約14%。
此外,鉛暴露也會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4成,與胰島素阻抗、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均有正相關。兩篇研究今年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蘇大成強調,鉛汙染將使年輕人頸動脈變厚風險增一成、代謝症候群風險提高4成,分析美國資料也發現,體內鉛濃度與股骨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增加骨折風險。呼籲政府盡快針對老舊屋舍和校園進行採樣分析,以了解暴露風險。
此外,環保署、營建署、自來水事業單位、標檢局及地方環保局和教育局應通力合作,大規模調查幼兒園及小學自來水含鉛量,另須檢討含鉛管的使用及相關規範,立法規定自來水系統及新建築應全面使用無鉛管材。同時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計畫,了解生活於老舊建築民眾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