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許哲瑗/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竹圍地區背依大屯山、面朝淡水河,環境依山傍水,卻因建物限高規定模糊,參差不齊的高樓遮蔽山稜線,放眼望去大屯山彷彿成了「癩痢頭」,東缺一塊、西缺一塊;為此新北市城鄉局日前針對竹圍地區156處街廓,明訂建物天際線高度,7月起發布實施。
淡水竹圍地區都市計畫範圍,座落淡水河出海口與大屯山之間,為保護大屯山景色,新北市府2011年1月訂定建物天際線管制規定,自淡水河岸往八里方向觀看,建物高度「須低於山稜線20%」,不得過度遮蔽大屯山天際線。
新北市淡水竹圍地區,背依大屯山、面朝淡水河,擁有優美自然景觀,新北市明定各街廓建物天際線高度,避免擋住天際線。圖/新北城鄉局提供
但因視野與角度不同,加上山脊線高度繪圖落差等認知差異,建商在量測時難免與規定限高不符,不僅引發爭議,也導致高高低低的高樓建物,把大屯山切成一塊一塊,從淡水河畔放眼望去,大屯山彷彿成了「癩痢頭」,東缺一塊、西缺一塊。
另外,曾有建商在山坡興建26層樓高的海景住宅,遭周邊住民質疑建物突兀、超過限高,已嚴重破壞大屯山景觀,但經過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審查,高度卻是在合法範圍內。
城鄉局表示,市府去年初啟動建築高度評估計畫,運用電腦程式分析各街廓地形高低,直接計算出竹圍地區156個街廓許可的建築高度,每個街廓都有明確限高,最低48公尺、最高145公尺,讓建商不再迷惘,也保護大屯山天際線景觀。
城鄉局表示,新規7月1日起發布實施,現有建物不受影響,但7月1日後送審的建案,都須符合各街廓的限高規定,盼減少建物量測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