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隨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委員會委員、前壽險公會秘書長洪燦楠認為,保險公司服務轉往「老後服務」是未來趨勢,建議保險公司可多開發針對高齡者外溢保單或實物給付保單,如連結長照服務、殯葬服務等。
洪燦楠表示,他以前在壽險公會服務時,一直希望將保險可以結合老後服務,保險公司擁有鉅額資產與資金,可以進一步推展機構型的安養中心,目前法規已開放保險公司可以當機構型安養中心的董事,但不能盈利。
洪燦楠指出,「老後生活」有不同的層次,想要得到較好的服務就要付更高的價錢,保險公司不一樣要成立大型的安養機構,但可以融入社區、提供場地、提供服務給高齡族群。他舉例,他曾多次參訪日本的年金屋,當地保險公司提供地方,可能是分公司的場所,讓老人服務機構可以在那辦活動或是上課等。
洪燦楠認為,高齡者的照顧,不一定是要窩在安養院,但如果要讓高齡者居家照顧,政府人力不足,如果容許保險公司一起做,許多民眾從年輕時就開始買保險,若保險公司有提供服務,可以跟保險公司約定,到一定年齡時到約定的安養機構,依照保單約定的服務來進行。
洪燦楠表示,現在的實物給付保單,多是僅能與其他服務機構簽約,但沒有提供出更好的服務。但以日本的年金屋來說,多是由保險公司主導,年輕時投保,投保到將來一定年齡時,保戶可以選擇去住年金屋,高齡者每年領到的錢不只是政府的年金還有加上自己投保累積下來的,而保險公司設立一個機構,到達一定年齡可以住進去,若出現重大疾病時還有特別照護,若不幸在當中過世,身後事也會協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