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淑玲/左鎮報導
左鎮區近來吹起「復古風」,左中社區搭建了茅草屋候車亭,岡林國小則有澄山社區搭建茅草屋展售中心,導演林福清在168道路旁成立「偶的基地」,也請老師傅搭蓋竹管厝茅草屋做為入口意象,雖然每年冬天都要更換茅草屋頂,但地方不嫌麻煩,濃濃的平埔族西拉雅風,已成吸引遊客的景點。
左鎮區左中社區茅草屋候車亭成了地方特色。傳統竹管厝候車亭,每年都要重新換上新的茅草屋頂。(記者吳淑玲/攝影)
左中社區理事長林榮昭說,左鎮區公所前的公車招呼站原本只有站牌,才會請老師傅打造一座茅草屋候車亭,供民眾避雨,雖然後來市府交通局設置了候車亭,但茅草屋候車亭很受歡迎,很多遊客在候車亭拍照,茅草屋候車亭成為地方一項特色。
林榮昭說,茅草屋頂每年都要更新,但因除草劑普遍使用,茅草已越來越少見,目前在左鎮區只發現還有一個地方生長茅草,每年冬天都必須割茅草回來,請老師傅重新舖上茅草。
「會搭茅草屋的老師傅越來越少了!」左中社區81歲的冬文明是少數會這項傳統技術的老師傅,他帶著80歲的謝復仁、65歲的買榮友、買昆清及69歲的買岡市,一起完成茅草屋頂更換,只見80多歲的老師傅站在屋頂上,手腳俐落地完成任務,林榮昭說,要用影像記錄下來傳承給下一代,否則可能就會失傳了。
林說,左鎮原為平埔族聚落,全區約90%都是平埔族的後裔,早年平埔族人就地取材,取茅草和刺竹,不用鐵丁和鐵線建造的茅草竹造屋,是西拉雅的象徵,雖然市府已蓋新的水泥候車亭,但茅草屋候車亭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