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主計總處近期公布2015年國內受僱員工全年每人月薪資平均38,716元,如果包括加班、獎金等全年每人月薪資平均達到48,490元,均較前一年度增加,也是創下2001年以來新高。不過,在台灣景氣持續低迷氛圍下,此一數字似乎並未引發社會各界共鳴有感。依據台灣勞工陣線不久之前所發表的『2016勞動政策白皮書』指出,因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過緩,加上租稅政策朝向財團傾斜,實質薪資所得已經倒退15年,而使得許多弱勢受僱勞工已淪為窮忙、窮累、窮苦的「三窮」困境。此外,在白皮書中希望政府能夠推動「最低工資」立法,同時採取「不加薪就加稅」手段,讓勞工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以擺脫低薪之夢魘。
在此同時,新科總統蔡英文開始進行「產業之旅」,2月26日在彰化地區與業者之座談時提出,將推動「教育儲蓄帳戶」制度,以鼓勵青年於高中畢業後「先工作、再進修」,除希望為各界解決基層技術人力不足的問題外,也為這些已取得專業知識素養的青年,未來可選擇憑藉經驗免試持續進修,或者利用帳戶基金創業,找出人生理想,以揮別低薪之格局。
前揭兩者,雖在表面上是截然不同的政策思維,但背後所隱含的意涵卻又殊途同歸,值得加以重視。亦即均是說明,近年國際經濟環境急遽變化,加上國內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過緩,使得許多企業因盈餘減少,尤其未來經營風險變數頗大,而轉為保守,難以給予勞工大幅加薪。
再者,青年專業知識素養粗淺,造成職場競爭實力不足,在所學無法致用下,不易取得理想薪資。先從企業「不加薪就加稅」來說,並非國內全部企業不加薪,而是許多企業因經營前景不明而採取「不加薪」政策,造成受僱勞工實際薪資所得倒退15年之前水準,淪為「三窮」現象。
無庸置疑,如果坐視受僱勞工持續在「三窮」中徘徊,不但無力提高消費,而且企業也是難以從其微薄薪資中獲致交易取得利益,形成惡性循環。回顧台灣民主開放轉型過程,雖藍綠政黨在執政時均是異口同聲提出「拚經濟」口號,但卻又無法擺脫「拚政治」魔咒。
尤其相關法令政策,往往因政黨權謀或特定族群利益考量,而無視企業經營空間日益緊縮與勞工生活條件越來越窮,不但未能與時俱進增修調整,反而自我感覺良好,導致經濟大餅始終難以做大,此乃企業無法給予受僱勞工加薪原因所在。
再就青年「所學無法致用」而言,隨著國內高等教育政策大幅開放,大學院校有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雖滿足青年得以擺脫升學桎梏,利用各種甄選管道進入高等學堂,但面對學生來源減少的壓力與教學評鑑制度之扭曲之下,反讓青年在輕鬆取得大學文憑的同時,卻又無法從教育平台中建立未來在職場上所必須的競爭實力。
另一方面,現行頗複雜的大學甄選制度,並未有效協助中低收入勞工家庭子女可以透過完整教育,藉以構築職場競爭實力擺脫貧窮宿命。此一現象,我們可以從目前私立大學學生結構中發現,許多來自中低收入勞工家庭子女,其為了繳納頗高昂的學雜、生活費用,不分平日或寒暑假期必須選擇不斷打工,相對可以學習知識時間自然減少,不但不易厚植未來職場競爭實力,更別奢求其取得機會轉換人生。
坦然言之,隨著經濟結構快速變化與產業技術大幅進步,贏者獨享比重已日益增加的台灣社會,如何使得資源分配更加公平正義,達到擴大「贏者圈(winners’circle)」擺脫貧窮化,極為迫切。俗云:「英雄不怕出身低,行行出狀元」;卻又無法忽略正規教育或多元學習,不但是孕育職場競爭實力的基礎,而且為謀求生活需求之盤石。
因此,未來政府在協助弱勢勞工族群或青年就業政策選擇上,除採取租稅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得以增加薪資,以及訂定與時俱進產業政策,促進企業願意提高薪資外,與其採取補助,或是發給津貼,不如透過完善正規教育制度,同時配合多元產學合作進修模式,以厚植其參與職場競爭的實力,迎接生涯所面對的各種挑戰。唯有如此,始能有效協助弱勢勞工族群或青年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工作領域,達到實現自我,以擺脫「三窮」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