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新式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原訂今年(2020)10月全面換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至明年(2021)7月全面換發。內政部長徐國勇昨天在立法院表示,「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規畫明年1至6月在澎湖縣、新竹市及新北市進行小規模試行換發作業,7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
數位身分證與現有的身分證一樣是卡片式的證件,作為身分確認之用,換發後與舊身分證又有什麼樣的區別?一定要換發嗎?以下整理9大QA:
內政部原訂10月起換發數位身分證,可望結合健保卡、自然人憑證等資料,受疫情影響延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表示是為提升及強化防偽變造,保障民眾身分財產安全,同時配合數位化時代及國際潮流與世界接軌,使民眾享受更便利的服務。
數位身分識別證規劃結合「國民身分證」與「自然人憑證」,民眾免臨櫃、免奔波、免提書證、免填寫、不受時空環境限制,可隨時辦理業務(如護照簽證、國民年金、公投聯署、勞保、稅務等16項)。
外觀採塑膠卡材質,以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質為首選,採用多層加壓熱融合方式製卡,具有無法被剝離之防偽特性,可用雷射蝕刻方式提升防偽強度,耐用度佳,平均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
不同於傳統身分證上列有姓名、出生日期、發證日期、個人大頭照、性別、身分證字號、父母名字、配偶名字、役別、出生地、住址共11個欄位,數位身分識別證「卡面資料」比現行國民身分證大幅減少。
正面: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個人大頭照
背面:結婚狀態、製證日期、應換領日期、證件號碼條碼、身分證字號條碼、機讀區(MRZ)
父母名字、配偶名字、役別、出生地、住址等個資,則儲存於晶片內,須授權才可讀取。卡片上方印有中華民國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IDENTITY CARD」字樣。
(1)增加晶片防偽辨識:
讓個資呈現最簡化、加密保護最優化,證件版面簡單清爽、登錄免手寫。內政部長徐國勇上午表示,晶片是由「台灣的驕傲、台灣的神山」台積電所製造的。
(2)自動保護機制:
輸入錯誤密碼達3次時,將自動鎖卡。若晶片被移除,會清除所有內容與通道,使用ID時也不會在憑證中心留下任何紀錄。
卡片掛失後將自動提列至廢止,避免遺失卡片遭人認冒用。
(3)晶片內資料分區保護:
防偽功能更高,透過授權才能取用(公開區需輸入讀取碼才可讀取、加密區則需經本人同意並輸入密碼、需用機關須先向內政部申請,經內政部審核同意後,始可讀取加密區特定欄位資料)。
(4)未來增加:
綁定手機─讓身分證虛擬化,如同使用行動支付、行動悠遊卡等方式,由中央研發APP,民眾註冊後,在需使用身分證時,APP即可顯示身分證條碼。
通關使用─國際民航組織(ICAO)機讀旅行證件,民眾凡搭乘國內班機,或是入境國內時,即可持身分證取代護照,讓國內通關更加便捷。
結合駕照、健保卡─未來各機關資安條件搭配調整,會與各機關合作。
換發對象為全國國民,約為2,359萬人。原訂今年10月換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至明年(2021)7月全面換發,並將於明年1至6月在澎湖縣、新竹市及新北市進行小規模試行換發作業。
戶政事務所將依轄區人口數排定換證時程並對外公告,也會發送通知給民眾,通知民眾換發時間及配合事項。
全面換證期間的換證費由政府負擔(限原領有94年版舊證換領NeweID者及初領New eID者),但民眾領取 New eID 後,因改名等因素導致版面資料異動而須換證或遺失須補證者,仍需收取費用。
內政部表示,維持現行全國一致是必要的,內政部將公告舊版身分證停止使用日期,屆時舊版身分證將無法使用。
紙本身分證 vs 數位身分證草案 收費
紙本身分證:
初領:50元
換發:50元
補發:200元
數位身分證草案:
初領:免收規費
換發:300元
補發:900元
領取數位身分識別證後,因「改名」等因素導致版面資料異動而須換證,或是「遺失須補證」者,都需收取費用。前者收取新臺幣300元,後者收取 900元。遺失卡片民眾可撥打內政服務熱線1996,也可以到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掛失或至任一戶政事務所進行掛失即可。
數位身分證之卡面存放於晶片之隱私資料也跟現行紙本身分證相同,依據不同層級採取相對應之資安防護措施,例如公開區需輸入讀取碼才可讀取,加密區則需經本人同意並輸入密碼,而需用機關須先向內政部申請,經內政部審核同意後,始可讀取加密區特定欄位資。
如民眾擔心政府監控、對個資疑慮,或沒有使用網路身分的需求,可選擇關閉自然人憑證功能。關閉後,仍然能使用數位身分識別證實體卡以及晶片資料功能,與現行國民身分證使用方式相同。
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外界對於個資的疑慮,「會用最嚴格的態度和最嚴格的方式來保護,我們會一一說明,所以個資這部分請大家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