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台北報導
不論買賣房屋,或是跟房東簽訂契約,身分證都是不可或缺的個人重要文件,但內政部推出的數位身分識別證,也就是「New eID」,卻遭到民眾和立委質疑,有可追蹤機制,恐怕引發資安疑慮,內政部在12日上午召開臨時記者會澄清,未來New eID不會主動發送訊號,不會洩漏位置,也不會蒐集民眾使用軌跡,晶片寫入個人化資料後,就會啟動亂數序號機制,所以根本無法追蹤。
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表示,中央印製廠招標公告,對晶片安全管理的規格是依據「ISO 14443」及「ICAO之國際安全標準規範」來訂定,每個晶片都有專屬識別碼,在寫入個人化資料後,採用ICAO對隱私保護的建議,啟動「隨機亂數序號機制」,每次感應都會重新產生不同的隨機亂數,所以無法追蹤晶片使用軌跡,這樣的保護機制,也與現行的晶片護照相同。
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右)表示,New eID不會主動發送訊號,不會洩漏位置,也不會蒐集民眾使用軌跡。照片/內政部提供。
![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右)表示,New eID不會主動發送訊號,不會洩漏位置,也不會蒐集民眾使用軌跡。照片內政部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I2ODg4Nm5ld3M,/d7e5d79bba7a4d21_980x728.jpg/qs/w=600&h=600&r=21995)
張琬宜表示,「New eID」是自然人憑證的升級版,只有「身分識別」的功能,使用時就跟自然人憑證一樣,不會連回憑證中心,所以自然不會留下任何紀錄。
張琬宜強調,「New eID」上面的晶片,已經存有個人身分基本資料,沒有必要連回內政部取用個資,而且晶片設有分區加密保護機制,同時服務機關必須先得到內政部許可及民眾同意下,才能讀取晶片資料。
張琬宜也說,民眾使用New eID的紀錄,是留存於提供服務的機關,依法不得做「目的外之利用」,因此內政部也沒有蒐集這些紀錄,中印的招標公告只是針對一般製卡生產流程,系統在追蹤卡片生產的作業狀態,當中的文字為了避免外界誤解,將會進行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