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為協助傳統市場配合時代進步轉型,北市府市場處6年前開始斥資進行老舊市場翻新,每年並舉辦傳統市場節拉抬買氣。市場處表示,主管單位能做的硬體更新部分一定會盡力協助,但攤商也要齊心改善軟體服務,才能成功轉型。
北市共有43處公有傳統市場,攤商總數達9945個。產發局長黃啟瑞表示,過去傳統市場只到中午的營業時間,已無法符合上班族的需求,市場處應輔導攤商增加傍晚的營業時段。
市場處專門委員王夢龍表示,傳統攤商為爭取更多利潤,常常天沒亮就出門批貨,接著開市做生意,到中午就需要收攤休息。
部分營業較晚的攤商,如南門、士東市場,攤商則選擇固定的供應商,不需凌晨就開始忙著批貨,因此可營業至傍晚。市場處會再與攤商溝通,改變經營形式符合社會型態。
另外,傳統市場販售的肉品、海鮮等,長時間擺放在常溫下販售,現在也引發民眾對新鮮度的疑慮,改往全程冷藏販售的超市、大賣場購買。
對此,王夢龍說,部分新改建的市場如華山、南門等,已有許多攤商購置冷藏櫃,除能保持鮮度,也可避免各種氣味在空氣中混雜一起。
南門市場自治會會長王銓國表示,過去市場在推動冷藏櫃時,也曾遭遇攤商反對,經由慢慢溝通,攤商最後都願意配合,現在顯示對於市場整體品質提升,確實有很大幫助。
王銓國說,傳統市場的獨特人情味和商品,都是凌駕超市的優勢,但轉型成功的關鍵,並不僅在硬體更新。以南門市場為例,攤商都願意配合市場活動,推出促銷吸引人潮,增加知名度。
另外,現在許多熟食攤商也提供網購宅配服務,營業額比過去增加好幾倍。可見轉變經營方式符合時代,市場攤商有凝聚力,才是傳統市場轉型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