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雜誌/主筆室
試著想像,未來學生們等公車時擔心冷氣從頭頂墜落,走在建築裡怕被脫落磁磚砸到,路邊停車回頭可能就被天坑吞噬,隔壁開始蓋房子必須憂慮自家一樓變地下室,連搭一趟捷運都要祈禱軌道上別出現異常掉落物……這些事件一旦成為日常風景,衍生的不安全感將成為未來社會的大恐慌。
以上場景並非危言聳聽,光是在2023年度就發生工地起重機吊臂砸落台中捷運軌道造成死傷、板橋大樓裝設冷氣過程掉落造成政大女學生傷亡、新店剛開幕商場磁磚掉落幸運的無人受傷、竹北更頻現大型天坑彷彿竹北
生活常態、台北大直工地則直接造成鄰房一樓下陷成為地下室。
前述引發社會關切的工安事件與工程瑕疵事件,發生當下並無地震或颱風等天災來襲,因此都該歸為人禍,而發生頻率與嚴重程度,還隱約勾勒出一股大趨勢,警示某些人事物狀態正朝向惡劣方向演變,且看不到終點,一旦發生頻率飆高,將造成更大社會風險。
當工地問題外溢成社會問題
以營造業安全管理角度來分析,工安事故頻繁發生,是營造作業失誤率放大,主因包括近年工料雙漲衝擊,導致營建工料預算彼此排擠,而營造各級專業人力數量長期不足也是大問題。
近年全台灣科技製造業擴廠風潮以及預售案推案大熱潮,不僅工地數量暴增,對各級營造人力需求也噴出,結合新冠疫情期間全球運輸與供應鏈大亂,許多建材物料大漲,形成建材物料與營造人工彼此惡性競爭預算,等於互相排擠。
在商言商,我國《公司法》第一條即明定「公司以營利為目的」,因此當建設與投資業者遇到預算排擠狀況時,往往只能控制營造成本預算以確保投資利潤,而想承攬營造業務的各級營造廠與工程包商則會用盡辦法削價搶標,每一環節都可能壓縮到一宗建案的營造施工總預算。
更嚴重的是,近年營造工地不斷搶工卻一直缺工的狀況持續發生,種種惡性循環在茶壺內逐步醞釀風暴,等到各種工安事件頻繁發生,才讓人驚覺狀況已經從營建工地內部安全,外溢成為整體社會的安全問題,後續發展恐怕不妙。
人力不足 工程品質弱化隱憂
細究之下,不難發現營造各級人力長期質量不足問題,引發的負面效應絕對更為嚴重。舉例來說,營造工地高樓垂吊設備與起重機具的裝設及操作過程,當然有專業SOP步驟與流程,在沒有地震與颱風來襲的情況下,大型機具還能鬆脫、倒塌、墜落,人為失誤因素是關鍵。
營造人力質量不足問題也會影響民眾住宅空間品質,建築並非大型工廠生產線製造出來的模組化產品,本質上更接近結合大量人力與機具的大型藝品,是營造廠與各種工程包商旗下人員一戶又一戶、一層又一層蓋出來的作品。
正常情況下,多年來台灣應該已培育出不少熟悉工法與工地狀況的熟練工人,也就是一般稱的熟工或師傅,但實際上營造市場最缺的就是熟工,因為願意投入營造工地第一線的台灣子弟數量不足,熟工斷層明顯,人數也嚴重不足。
即使能透過引入外勞來彌補表面數量缺口,但熟手與生手在施工流暢度與速度上差異明顯,好比大型餐廳的專業廚房裡,老師傅落刀技巧精準流暢,不只速度快,浪費的食材材料損耗率也低,類似的狀況在工地裡的鋼筋工、油漆工、水泥工、鋪設磁磚等工人身上也完全適用。
新手不小心敲破一片磁磚,就只能補上一片新的;菜鳥刷一遍油漆卻不均勻,往往要多刷好幾下才能改善…….減少失誤、節省成本,是熟工師傅們的優勢。
換成重型機具操作與影響結構安全的施工過程,熟工的經驗還能盡可能減少失誤,等於保障營造品質,也降低工安風險,這些營造中堅人力何其珍貴。
真實狀況卻是許多營造工地不只缺熟工,還缺監工與缺營造主任,業界只好引入菜鳥當監工,並用借牌方式讓有證照的營造主任掛名,等同工地少了兩層專業人力防護網,最終工安意外頻發也就不令人意外。
對民眾來說,另一個關鍵問題是:當全台大缺熟工、缺少具經驗的監工、還缺能實際站上一線執行工地業務的工地主任,這樣蓋出來的房子,能讓人安心嗎?
全民的黑色派對 下任總統的大挑戰
回顧前幾波房地產景氣高峰,預售推案大爆發之後的幾年,往往是房地產各類糾紛件數的高點,這次也不會例外,加上新冠疫情攪局打亂供應鏈,讓工料雙漲與互相排擠狀況更加嚴重、近乎無解,導致這幾年無論是建設業或營造界,也有金字招牌與國際集團因作品出現重大糾紛或品質問題而翻船。
民眾在購屋前,除了緊盯建商與營造廠過去實際作品的評價之外,能保障自身權益的方式非常有限。針對肇因開發商與營造團隊舉動,危及預售案未來入住與已實際入住者的居住安全情況,政府或可針對購屋合約提出更詳細的保固條款及解約條款,用法律提供保護底線,運用定型化契約與官定流程增加購屋人保障。
營建業工料雙漲局面短期內或許無解,但若放任人禍繼續擴大下去,已可看到更多天坑之城的黑色預言浮現:「當一間房子塌了,人們說這是一宗悲劇;而一堆房子全塌了,就是人民的黑色派對!」如今重大威脅漸現,影響更非一時一地,有待下屆總統正視與面對。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罪惡、失誤交織 工安威脅已成全民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