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日前中油對外表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替代方案,但未鬆口是否放棄在桃園觀塘的興建計畫。環保團體今天再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迅速將大潭藻礁公告為國家級自然遺產,立即宣告停止開發觀塘工業區與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百位生態學者連署「全國學界與教師搶救桃園大潭藻礁」,桃園海岸生態保護協會理事長葉斯桂記者會前「吹螺」表達保護藻礁的「三聲無奈」
今天是教師節,環保團體邀請學界人士出席記者會挺藻礁,繼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全數參與連署,包括台大、東海、成功、中興等30所大學,已有超過100位教授連署,總計搶救桃園大潭藻礁連署人數,到今天上午10時已經超過5000人。
中研院院士廖運範今天出席環團記者會,他表示,他的家鄉就是桃園觀音,過去觀音是魚米之鄉,但現在都是工業區,小時候看到藻礁,並不知道是甚麼,過去幾十年,觀音受到工業蹂躪,中油也在這裡開腸破肚,現在藻礁面積僅剩下原來四分之一。
他說,當地藻礁是7000年以上、世界級的資產,也是海洋生物漂移的中繼站,若因為經濟開發,連這四分之一都無法守住,「實在對不起台灣」。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員趙淑妙表示,早年沿著海岸線進行研究採集,不知道那裡有多少生物、紅藻。她感慨,國人對自家後院有這麼珍貴、特殊的藻礁地景卻不了解,還想丟棄,「250公頃的面積,不知道蘊含多少生物,為何不能留改下一代」。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表示,研究團隊曾經在當地,連續在三個月大潮時,在不同潮位時採集到身長超過50公分的裸胸鯙(又稱為薯鰻),放大推估整個區域至少有1200隻以上,另外光蟹類就有數萬隻,「外界怎會說這裡沒有生物呢?」
環團呼籲政府,應該正視桃園藻礁為世界級自然遺產的重要科學證據,迅速將目前僅存白玉連接大潭到新屋這段健康的藻礁公告為國家級的自然遺產,立即宣告停止開發觀塘工業區與將在大潭藻礁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計畫;且整合學界力量,展開「藻礁學」的各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