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游智文/綜合報導
近日地震頻傳,住在高樓層的民眾對於地震搖晃特別有感。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過去10年國內平均每年新增約200棟的21層以上高樓層建築,顯示在建築法規允許的狀況下,開發商還是追求興建這類高樓層的景觀產品。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921大地震後,受地震重創的區域,大樓產品一度在市場上接受度欠佳,加上房市面臨不景氣,每年平均僅有28棟21層以上建築物完工,較地震前減少超過5成。
隨國內建築耐震規範提升,加上房市景氣好轉,2012年後21層以上的建築又開始大量出現。
內政部統計顯示,過去10年國內21層以上的建築物,平均每年約核發200棟的使用執照,由於高樓層建築有較佳的景觀視野,加上容易形成地標建築等條件,也是區域的房價指標,開發商還是願意斥資興建這類型的產品。
以去年一整年核發21層以上建築的使照數量來看,數量最多的是高雄市的45棟,其次則是新北市的43棟,台中市的26棟,桃園市的24棟,台南市的21棟等,數據顯示,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21層以上的建築越來越為常見。
曾敬德表示,近年開發商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同時為了降低地震對於結構的損害與提高居住舒適性,也導入部分的耐震、制震等措施,尤其在地震過後,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詢問度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