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芮瑜/基隆報導
正濱舊漁會大樓近期穿上可樂王繪製的「小啾」外衣,準備拉皮重塑,原有土黃色的外牆被包覆,有人氣得大罵還我原貌,也有人覺得很療癒,文化局長彭俊亨說,這是工程的安全防護,舊漁會大樓修復再利用計畫已經開始,明年計畫找經費再啟動修復工程,時間多長很難預估。
正濱舊漁會大樓建於1934年,至今已有81年歷史,市府今年4月接管,但大樓內外都老舊,未免磁磚剝落,10月起在外牆包上安全防護帆布,帆布使用基隆在地知名插畫家可樂王的創作,讓老建物有青春藝術氣息。
市府文化局接連假日在周邊舉辦活動和正濱舊漁會大樓導覽行程,不過,許多人仍不習慣外觀像一條魚,從大海游上來的美麗大樓「變調了」,市議員呂美玲更在臉書大呼「還我原貌」,要文化局給個答案,「小啾」的外衣要穿多久?
地方文史老師李正仁說,漁會大樓屬日治時代建築,最特別之處在於外牆鋪設的「13溝磚」。二戰盟軍不斷空襲轟炸基隆港,日人有先見之明,將重要建物外牆用有13道高低凹槽的黃磚鋪設,阻礙陽光反射;加上每塊黃磚顏色也刻意深淺不一,現在看不起眼,但當時敵軍飛機從高空俯瞰,這層防護等同為大樓打了一層馬賽克,正濱舊漁會大樓得以免於戰火波及。
基隆港務分公司員工莊耀輝也說,和漁會大樓同時期興建的海港大樓、基隆要塞司令部和基隆市政府也有相同設計,只不過因海港大樓接待國際人士,所用的外牆磚是較上等的「陶磚」。
1915年興建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大樓就沒這麼幸運,該大樓興建時還沒有飛機,沒有保護色設計,因此建築體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烽火,滿是歲月的痕跡。
李正仁說,除了面磚有玄機,正濱舊漁會大樓和現今建築物最大不同在於「中空」設計,房室空間在外圍,內部有一露天中庭,是當時漁民們交流、互動的公共空間,除活絡感情外,整棟建築還因此兼具採光佳又通風的特性,這種設計現在很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