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小食蟻獸傳脫逃事件,媽媽「小紅」一去不復返,失蹤至今一個半月。事實上,園內有許多動物慣性脫逃,有時長鬃山羊一個跳躍,踩著地上的段根枯枝,直接跨越電牧線,攔也攔不住,但過沒幾天就會跳回來;有時動物也會挖地洞,長臂猿看到樹幹就盪出來,黑猩猩也曾落跑,保育員就會緊急出動,先靠溫情喊話,再不行就用麻醉吹箭把動物帶回籠舍。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當年非洲區開幕,園內的斑馬換新環境,在欄舍內不斷跳躍,一不小心踩錯位置,彈跳力超過平均值,一下就躍出欄舍,直接在眾人面前逛大街;10多年前也有灰狼到新場地很興奮,不停在場內亂竄,踩到突起石頭就翻出去,所幸動物跟保育員關係不錯,保育員以誘騙手法,讓灰狼重回欄舍。
台北市立動物園小食蟻獸傳脫逃事件,媽媽「小紅」一去不復返,失蹤至今一個半月,實際上,園內有許多動物慣性脫逃。圖/聯合報記者趙宥寧攝
若說起動物園的「逃脫冠軍」,長鬃山羊、長臂猿、黑猩猩榜上有名。曹先紹說,長鬃山羊常「借力使力」脫逃,有時保育員去餵食,發現羊不見,會先等待,也會在附近架設誘捕籠,但動物園長期圈養,動物會依戀照養環境,就曾有長鬃山羊脫逃一周後,再自己跳回來。
若以靈長類來說,紅毛猩猩、金剛猩猩、黑猩猩都曾靠著攀爬植栽偷偷外出,黑猩猩還會跟保育員鬥智,平常訓練有素,一看到保育員就乖乖「收手」,當年黑猩猩「莎莉」脫逃嚇壞遊客,牠看見最討厭的獸醫後,就乖乖攀回籠舍。
翻開動物園歷史,早年圓山動物園時期鱷魚、老虎及蟒蛇都曾落跑,搬到木柵後因設備完善,脫逃事件減少許多。圓山動物園創園元年(民國三年),有鱷魚趁颱風溪水暴漲亂跑,在動物園周圍被找到;三年後又落跑,失蹤四個月後在社子島被發現,20多名壯丁將鱷魚五花大綁抓回園內。之後有大蟒蛇偷溜、澳洲白鶴飛走,最驚險是1956年,老虎跑進遊客區,最後警力荷槍實彈將老虎逼回欄舍。
曹先紹坦言,有時自認場地設計完善,但動物也很聰明,有時若異常興奮,可能就自己跳出來,這種狀況無法迴避。動物園有防逃演練,也有任務編組,配合不同動物,也設計不同欄舍環境,像老虎就有兩道防備,其他欄舍內也有電牧線,但動物碰到電牧線會痛,這也是人類的思考,動物園也不斷調整飼養空間。
比如平滑垂直的牆面,時間久了沙泥會崩落,若動物用指甲摳出一個洞,只要有支撐點就可以墊高,動物可能就會跨越電牧線逃脫,但這回小食蟻獸選在凌晨脫逃,小食蟻獸雖碰觸到電牧線,但牠竟是直接翻越,曹先紹坦言,「(園方)連反應時間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