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雅玲、蔡維斌、李青縈、鄭朝陽/綜合報導
埃及斑蚊傳播登革熱風險高於白線斑蚊,原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縣市,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監測結果曝光,雲林縣北港鎮今年7月發現埃及斑蚊完整族群,包含蟲卵、幼蟲、雌與雄的成蚊,專家確認埃及斑蚊已「提前」跨越北回歸線,恐提高登革熱疫情傳播風險。
在北港5個里現蹤
調查結果顯示,埃及斑蚊已在北港5個里現蹤,進香客絡繹不絕的朝天宮周邊首當其衝,國衛院示警,應透過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長期監測、法規防治等方式多管齊下控制,避免族群擴散。
埃及斑蚊無法在寒冷環境中存活,向來局限在北回歸線、也就是嘉義縣布袋鎮以南低海拔地區棲息,北回歸線也被視為埃及斑蚊的「氣溫」防線。國衛院2022年首次在雲林縣北港鎮發現零星的埃及斑蚊,隨後就在北港鎮展開近3年的監測。
今年5月,國衛院公布去年監測結果,除了未在北港發現埃及斑蚊存活及繁衍的現象,也依地球暖化升溫趨勢,推估埃及斑蚊可能往中北部北漂。國衛院專家認為,所以會有零星的埃及斑蚊在雲林、台北等地被發現,可能藉由交通工具遷移,但因中北部氣溫較低而無法存活,更無法建立完整的繁衍族群。
不料,才過了2個月,國衛院七月的監測結果就急轉彎,北港再度發現埃及斑蚊蹤影,隨後立刻在鎮內人口密度較高的15個里調查,在662個積水容器中發現15個埃及斑蚊孳生源,採集3150隻蚊子幼蟲,鑑定有199隻是埃及斑蚊,另以掃網捕獲雌與雄的成蚊各1隻,病媒蚊專家根據蟲卵到公、母成蚊的完整族群樣態,確認埃及斑蚊已提早跨越北回歸線,在雲林「落戶」繁衍。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雲林北港確實監測到埃及斑蚊族群,但是否持續存活在當地有待觀察,還需更多監測才能確認;疾管署預計10月7日邀國衛院、環境部等單位及蚊媒專家研商對策。
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雖然發現埃及斑蚊族群,今年全縣尚無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1接獲中央通報,已要求北港鎮清潔隊加強孳清,全力防堵病媒蚊擴散,未來也會加強各鄉鎮孳清考核頻率。
北港埃及斑蚊族群從何而來?目前沒有具體答案,羅一鈞說,過去在台中新烏日車站、新北板橋車站偶有監測到埃及斑蚊,但未存活、繁殖,這些都是隨人口移動、1次性地出現在當地。
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也認為斑蚊搭車到雲林1遊的機率高,尤其北港進香遊客多,埃及斑蚊不無可能是隨香客到北港,搭配適合牠們的棲息環境和溫度,才能存活下來,關鍵是過完今年冬天,若還發現埃及斑蚊族群存活,就要更加小心。
向北挺進20餘公里
「這是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的防疫警訊。」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從這次調查與斑蚊鑑別結果,可確定埃及斑蚊已跨過族群分布的北界,向北挺進廿餘公里,在北港完成落地生根、建立族群,應進一步釐清原因是否與暖化有關,並立即圍堵根除,防止向外擴散,進一步跨越濁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