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雪彗/特稿
「向全國人民許諾,我們將以最深度的溝通,來追求最大的社會共識,逐步推動社會所期盼的各項改革。」林全以如履薄冰的心情,接下閣揆,同步要進行經濟、政治、社會各項改革,擔下選民付託。
然而,在薄冰下的湍流,至少暗藏著四大巨石等著他:其一是經濟困境。外銷訂單連13黑,出口連15個月下滑,何時能止跌?不論國際黑天鵝或國內產業結構問題,新政府都腹背受敵。各界等著看新政府端出什麼菜來脫困。
儘管林全曾說,挽救經濟沒有特效藥,倘若全寄望五大創新產業救經濟,且3~5年才能見爆發性成長,人民恐怕會失去耐性。
其二,各項改革仰賴國是會議。年金改革需要開國是會議,司法改革也要開國是會議,若產官學各界無法聚焦,盍各言爾志,又當如何展現改革決心?其三,與各國簽署經貿協議。台灣要走出去擁抱國際,讓全球成為市場,方向正確。
惟不論要走出去,或讓國際走進來參與投資,都與穩定和平持續發展的兩岸關係脫不了關係,若兩岸關係轉冷,要透過參與TPP/RCEP,增加企業投資意願,恐怕過於一廂情願。其四,兩岸習題難解。北京認為蔡英文未對「九二共識」完成答卷,顯然要小英補考或留校察看,但要「觀其言,聽其行」多久?恐怕陸方不會給小英太多時間,倘大陸步步進逼,對台灣經濟困局勢必雪上加霜。
民進黨重掌政權,要承擔的事情太多,要改革的,都是經年累月的沉痾,非一蹴可幾,不小心可能更治絲益棼。如何將第一棒跑穩,列出施政優先順序,考驗林全解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