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黃敬文/台北報導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主要負責營運管理藝文場館、策畫大型藝文活動、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協助影視產業發展等,但台北市審計處發現,文化基金會雖然有提高自籌收入,但政府補助仍占年收入一半以上,營利能力有待加強。文化基金會表示,將持續爭取民間資源,並增加教學、租金等多元收入管道,持續提高自籌收入。
審計處總決算審核報告表示,文化基金會2021年至2023年實際營運結果,分別為短絀1134萬餘元、賸餘770萬餘元及賸餘3140萬餘元,其中自籌收入來源占總收入比率分別為32.59%、40.95%及47.64%,營運所擬改善措施略具成效。
不過審核報告指出,去年來自政府補助款的收入為3億4171萬餘元,占總收入6億5264萬餘元的52.36%;截至去年底仍持續發生短絀或由盈轉虧的單位,有藝術村營運部、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北投博物館營運部、眷村部及台北偶戲館等5個單位。
審核報告提到,其中台北偶戲館自籌收入出現逐年遞減,去年度領受政府補助款較2021年度已增加1倍以上,敦促檢討改善,降低對政府財政的依賴,增進財務自主與營運績效。
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黃文彥表示,去年基金會轄下辦理相關藝文活動場次約計4500場、合計約1500萬人次參與,並與約3600人次的藝文工作者共同合作,推動北市的城市藝文發展,財務自籌比率也逐年增加至接近一半,2022年盈餘770餘萬元,去年達3140萬餘元。
台北偶戲館長蔡易衛解釋,過去「育藝深遠─偶戲初體驗」課程分散在偶戲館、台原亞洲偶戲館博物館及大稻埕戲苑辦理,今年度由台北偶戲館統籌規畫,文化局也將該課程的補助款從藝文推廣處移轉至台北偶戲館,以致帳面上的補助收入被拉高。
他強調,台北偶戲館自籌收入是持續成長,對比2022年在扣除「育藝深遠─偶戲初體驗」課程後,2023年整體自籌收入成長72%,未來會積極向外推廣、交流偶戲藝術,提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