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柏澔/台北報導
「要和企業收碳費,這是一件很難的事」,環境部長彭啓明在臉書表示,沒人喜歡被收費,但這卻是國際碳定價的規則,不能不做。很高興業者告訴他「我們減碳做得到,但是要很努力,很辛苦、不容易」,在多方不滿意又能勉強接受,這就是這件事的核心難度,「就像是做核心運動一樣,很累很辛苦,但對身體是有很好效果」。
環境部10月初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中,審議委員建議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以及優惠費率A每公噸為50元和優惠費率B每公噸100元。環境部依據碳費費率審議會決議的費率建議,核定碳費費率並完成相關法制作業程序後,10月21日公告「碳費徵收費率」,並訂於明年1月1日生效。
23日上午環境部頒獎給資源循環的績優企業及中秋禮品包裝減量的優秀業者。彭啓明表示,其中有不少家都被列為要繳碳費的企業,台化纖也是排碳大戶,他問對方要繳多少,台化纖說原來要13億,但很努力減碳,預計只要繳1億多;要積極改善製程,會投資來減少要繳的碳費。
他說,想想這個差距,台化纖很認真在精算投資節能與碳費繳交的利基,也準備來投資改善,這就是碳定價的核心精神,這會帶動台灣的綠色金融與減碳產業的興起。在這之前,寫永續報告,都是紙上談兵,現在是潮水退去,到底踏實與否,很快見真章。
「他們很關心碳費用途,也很理解希望我們導入綠色金融,把碳費效應加成放大」,彭啓明表示,但這需要規模,如果只有一點點,恐怕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