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魏鑫陽、林政鋒/台北、高雄報導
針對碳費徵收,環境部初步規劃,碳費公式是將排放量減掉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計算出應計費排放量後,再乘以收費費率;也就是說,大戶至少有2.5萬噸排碳「免費」。對此,主要排碳大的業者紛紛表示,2.5萬噸免費額度僅是杯水車薪,石化業者則建請政府暫緩徵收碳費。
水泥業者指出,2.5萬噸免碳費額度,對於碳排量不大的產業來說,是一個可顯著降低碳費的好措施;惟對於碳排量大的產業來說,這樣的措施,略顯杯水車薪,影響不大。
業者建議從考量產業特性及自主減量目標訂出合理費率,除效益比較顯著,也可鼓勵企業力求實質減碳。
石化業者表示,2.5萬噸是很少的量。碳費徵收不能只是環境部來定,只有官方跟學者的看法,還要有業者共同參與。不能夠收取碳費後,讓業者不能外銷、無法競爭。業者強調,政府應體恤企業經營困境,在面臨中國大陸取消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12項石化產品關稅優惠,未來台灣石化業經營將更為艱困,若再加上高額碳費,石化業恐虧損加劇。
上市鋼廠主管說,鋼廠產量動輒數十萬公噸至數百萬公噸以上,所以2.5萬公噸對大廠影響不大,受影響的是其他小型或微型鋼鐵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