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66

環團:全球核電發電量年年衰退 不敵再生能源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能 #政策 #寰宇 #核電
聯合報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發布國際「2021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中文摘要,分析全球核電產業長期發展的實際數據,指出全球核電年年衰退,已不敵再生能源,今年更以專章呈現全球核反應爐在極端氣候下的脆弱性。綠盟呼籲,擁核陣營不應再以錯誤資訊製造「核電是世界趨勢」的假象,再生能源才是減煤減空汙、邁向淨零轉型的主角,台灣不該繼續浪費資源在仍需十年也未必能完工的核四泥淖。
 
綠盟研究員陳詩婷引述報告指出,核能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從1996年達到最高峰17.5%後便一路持續下降,至2020年創下10.1%新低,且全球核能發電量從2012年至今首次下降,減少3.9%;扣除中國的後全球核能發電量減少5.1%,更創下1995年以來的新低;全球運作中的反應爐數量相較2002年的高峰也減少了23座。至2021年中,全球共有53座反應爐正在興建中,遠低於1979年高峰的234座、也比近十年內的高峰2013年少了16座。
 
全球核電與非水力再生能源發電量趨勢。圖/綠盟提供
全球核電與非水力再生能源發電量趨勢。圖/綠盟提供

 

近日擁核方提出「發展核電是歐盟主流共識」,陳詩婷引述報告指出,歐盟的非水力再生能源發電量於2020年首次超過核能發電量,而若計入水力發電,則更首次超過化石燃料,成為主要電力來源,占總發電量的38%,呈現減煤、減核同步進行的趨勢。從發電數據來看,自從京都議定書簽署的1997年至今,風力跟光電分別在歐盟增加了3880億度及1440億度電,核電卻大減了1440億度電。
 
針對擁核陣營「發生核災的日本也重啟核電」的說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引述報告指出,日本2015年開始陸續恢復運作部分反應爐,然而重啟之路並不順利,2020年發生了由公民發起訴訟,最後法院因電廠不符合耐震標準,而判決撤銷核電重啟許可的案例。至2021年中時,雖已累積有10座反應爐通過申請啟用許可,但仍有部分反應爐因無法符合安全規範,或運作過程出現人為失誤等原因而必須再度停機。
 
台大機械系教授陳炳輝說,全球跟核四同型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同型、曾經運作過的只有四座,這四座全部都在日本,經過福島核災後基本上都沒有重啟,最近有兩座核電廠要重啟,但在安全等級評估上出現最高等級的錯誤,在這種情形下必須更正後才可以做下一次評估,代表說跟核四同型的沸水式反應爐,在日本沒有一個重啟成功,也碰到最高等級的安全顧慮。
 
陳炳輝質疑,從日本例子可以看到,跟核四同型的機組,沒有一個可以重蓋或重啟,連日本這樣自產自發的機組重啟都有極大顧慮,台灣根本不該重啟核四。
 
台大社會系教授劉仲恩表示,大部分科技都因為經驗累積、技術進步而成本逐漸下降,核電這二、三十年來卻愈發展愈昂貴,因為需要再做更精確的安全措施,以致於成本不斷上漲,台灣現在在能源轉型的選擇上,就像投資股票,應傾向投資長期成本下降、有未來性的能源,而不是愈發展成本愈高的核電。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