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綜合報導
房地產市場一向被台灣人視為是最佳的理財工具之一,加上和其他貸款類型相比更低的利率,大多數的人即使手邊有閒錢,也不太會提前償還房貸,不過在過去一年來央行不斷升息的狀況下,不少人的這種想法也逐漸鬆動了起來。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發文,表示自己因為舉家搬遷到外縣市,將原本的住處以700萬元的價格出售,而目前新購入的房子則有著900萬元的房貸,目前仍在寬限期,未來房貸金額則約佔薪資的一半,好奇自己該先將這700萬元用來償還房貸,抑或以不貸款的狀況另行購屋用來出租,將租金拿來補貼目前房子的房貸。
貼文引來了相當兩極化的回應,一部份的人不建議購屋,表示「房貸能還清,才是正資產,無債一生輕!」、「 我是不太看好房市及股市,建議現金在手才是王道」,也有過來人分享自己經驗,表示「我家換屋是把舊屋的餘款都還貸款了,所以現在升息的影響算還好。一個人的話可以拼拼看,有小孩的話保守些為好」。
不過也有人建議一定要用來再買一間房,提到「10年前有700萬,我會直接不貸款買房!現在有700萬,我還是會會貸款買房!房貸真的是非常好的槓桿工具,但是還是要好好衡量個人之後還款的能力」、「不需另外增貸的話那必須再買一間的」;比較有經驗的網友則直言「除了房貸,很少有人會借你一大筆這麼多的現金又是這種利率的」,因此建議在能力許可下,可以評估自己能否負擔兩間房子的房貸,並將貸款期間盡量拉長。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曾分析,不推薦一次性還貸,尤其是以減少利息支出為目的的一次性還款,因為與其早早將房貸還給銀行,不如把錢拿在手裡,盡可能讓錢生錢,讓收益跑贏利息。
知名作家吳淡如也曾分享過,自己至今仍在償還當初購入第一間房子的房貸,並且在善用增貸的方式下,早已將房貸賺回來,她也提到,雖然政府幾度升息,但台灣的升息已接近頂峰,而這樣的利息和通膨相比,其實跟銀行借錢就是在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