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今年清明連假首日史上最塞,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稱是因車流創新高、交通事故多。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許多狀況其實都可透過事先防範、事發調整來改變,像發生事故時,交通部理應別再「開放路肩」,否則只會讓救難更難、車流更塞,呼籲交通部別再重複用老招。
李克聰感嘆,交通部十幾年來的措施都是那幾套,認為交通部實在該重新評估這幾套老招,若發現沒用、民眾的遵循率不高,就該砍掉重練,並大方公布歷來調整措施的影響評估,接受公開檢視,這樣才能淬鍊出最有效的應對措施。
清明連續假期,國道湧進大量車流。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克聰舉例,交通部每次道路容量不夠,就開放路肩,但清明連假首日事故比平常多三成,就該做應變調控,因為車子若繼續通行,吊離事故車的吊車等就進不來,事故難以處理,車子當然就繼續塞。
李克聰說,又以車流多來說,交通部每次都說要實施高乘載,但就之前一項數據顯示,連假出遊的車有78%都符合高乘載定義,也就是根本無須做人工檢視、浪費時間和消耗義警人力,交通部又何必非要做高乘載不可?他建議,交通部必須要知道高乘載占的總量比例,再做政策,才更有意義。
李克聰也指出,交通部若要減少車流、刺激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不妨採取美國措施,在一定路段及時間,路肩只開放給大客車,這樣民眾看到大客車可優先通過,感受就會很強,不會再堅持開小客車。
針對匝道儀控擋住紅綠燈,李克聰表示,實施匝道儀控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替代道路,國外通常在高架道下會有道路,但台灣的高速公路除了建國南北路高架橋,下方幾乎都沒有替代道路,一實施匝道儀控,就變成在地方道路塞成一團,認為交通部別再動輒使用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