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鴻基/新北報導
噪音公害由來已久,新北市民眾每年噪音檢舉上萬件。新北市環保局昨天舉辦「寧靜新北.噪音減量」論壇,與會者多認為現行噪音管制標準太低,落後先進國家近40年。海洋大學教授許榮均指出,「南霾害、北噪音」,可能是未來2大公害問題。
新北市公害陳情案件每年平均受理5萬多案,噪音公害陳情占42%,陳情每年上萬件,以營建工程占25%最多。圖為新北中和一處營建案施工情形
生活中噪音無所不在,新北市約400萬人口,是全台人口最多城市,噪音陳情案件也相對多。環保局邀請產官學界參加論壇,希望為噪音減量找對策。
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王美文說,新北市公害陳情案件每年平均受理5萬多案,空汙、垃圾等陳情占58%,噪音公害陳情占42%,噪音公害陳情每年上萬件,以營建工程占25%最多、商業噪音占20%其次。車輛噪音雖常引發民怨,但因不易現場蒐證,以現場攔檢告發為主。
擔任論壇主持人的亞洲大學副校長吳聰能說,一般人處於70分貝以上的環境就會覺得心情煩躁、神經緊張,無法專心並影響學習,長期處於85分貝以上的環境可能會讓聽力受損,發生暫時性重聽。
許榮均說,根據市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噪音對人體健康影響傷害僅次於PM2.5,建議噪音值勿高過55分貝,台灣管制標準卻動輒70分貝起跳,「現行噪音管制標準和民眾期望落差」。
「台灣噪音防制地圖落後歐洲快40年。」屏科大教授王栢村說,歐洲1970年代就著手調查噪音地圖,用來防制噪音公害,台灣卻遲於2007年才開始。目前新北市有5條捷運路線正在興建,在設計初期就該設法減噪,降低對居民影響。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課長李建興指出,「噪音這種看不到的公害最麻煩」,當前台灣車輛缺乏周期性查核,在國外換零件都須登記認證。新北市5月推動取締車輛噪音作法非常正確,就像以前推動戴安全帽,一定會有反彈,如今都已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