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近來香港股市、房市齊漲,但瘋狂的背後卻暗藏著漩渦...。談起香港的房價史,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開始說起,這六十多年間,香港房市經歷了七次狂潮,堪稱世界之最。
香港房市走過七次狂潮,這一次美國QE準備退場,被視為恐讓香港泡沫破裂的關鍵一擊。(好房資料中心)
香港近幾個月住宅房價交易量再度暴增,房價又再度創下同期新高,面對美國升息在即,香港泡沫化儼然已形成。近日中國評論網就回顧了香港六十多年來的房價翻轉歷史。
房市第一次上漲,是在1946年至1950年,當時的香港因為二戰,建物變得殘破,加上戰後人口大增,住房需求增加,連帶地價與租金上揚,但因當時仍是戰後復甦階段,購買力仍不足,加上當時房屋買賣仍以整棟為主,因此房價漲幅不比地價和租金漲幅猛烈。
直到當時地產商創立了「分層出售」、「分期付款」模式,房屋交易量跟著上揚,一直到1950年,因聯合國對大陸實施制裁,連帶影響香港轉口貿易,房市也連帶受到波及。
第二次上漲,則是在1953年至1957年,當時香港經濟開始朝工業化邁進,加上舊城改造推動,使得房地產市場活絡了起來,當時光是主要商業區地價,在一年內就翻倍漲,但因當時市民收入仍不高,所以房價漲幅仍小於地價,直到政府管制炒樓花(類似台灣的預售紅單炒作)行為,讓房市由熱轉冷,並且造成房價在1958年時大跌。
第三次上漲,是在1960年至1965年,當時的香港,與台灣、新加坡、韓國並列為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的同時,人口也快速增加,人民收入大增,海外資金也大規模進入,也讓香港房市開始繁榮,地價、租金、房價大幅飆漲,直到有銀行爆發信用危機,銀行開始緊縮信貸,而房市也嚴重供過於求,房價也開始暴跌,當時許多地產公司倒閉,也出現了許多爛尾樓,算是香港房市出現的一次嚴重危機。
第四次上漲,是1968年至1973年,當時香港產業結構開始轉型,觀光、金融、貿易等行業發展迅速,熱錢湧入下,剛好當時港府又推動新市鎮開發,訂定了十年建屋計畫,也讓房市跟著回暖。
此時,炒樓花現象又再度興起,地產商出現惜售,當時香港股市和房市都被投資氛圍環繞,甚至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直到1973年股市泡沫破滅後,房市也跟著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