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1日本土案例飆破百例,再創2022年新高,指揮中心1日宣布,四月起可採池化檢驗,加速篩檢效率。專家解讀,本土案例持續新增,增加檢驗量能,顯示指揮中心仍朝病例清零努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階段必須照顧重症患者及維持醫療量能,在這兩大前提下,國內口罩規定不排除加嚴,但不會因此升級。
無論指揮中心一直強調「經濟防疫新模式」,或行政院長蘇貞昌提及「新台灣模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都是朝向不靠升級管制逐步開放,幫助國內經濟發展,同時希望疫情可獲得一定的控制,但並非宣布台灣要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表示,不會升級,但生活必須更人性化,小部分微調是可能的。
三月時曾經宣布,預計規畫四月再縮短邊境檢疫天數,從十天減少到七天,這是否受到本土疫情升溫而生變?陳時中表示,還要再評估,不過未來大體上朝開放腳步。他說,堅持經濟防疫模式,也不排除視國外不同地區疫情不同,返國後規定不同的居家檢疫天數,如同分區鬆綁。
國內疫情多點爆發,須觀察到何時?陳時中說,個別傳播鏈需個別觀察,一旦有全新傳播鏈出現,至少需要觀察十天,若有新增確診案例,觀察時間就再往後延。目前努力控制社區整體疫情,希望大家一起、盡快度過波疫情。
指揮中心1日宣布,隨確診人數增加,四月起,住院、陪病、高風險醫護的例行性採檢,可採取一比十的池化PCR檢驗,提高檢驗效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池化檢驗是將十支PCR採檢檢體放在一起檢驗,結果為陰性,顯示十人皆陰性,若驗出陽性,再重新檢驗找出陽性個案。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指揮中心持續設置就必須維持「動態清零」,可能待指揮中心宣布解散,台灣才會正式與病毒共存。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池化檢驗提升至一比十,偽陰性提高,但面對開放將會有大量確診案例,這是必要的,但要與病毒共存,仍在於疫苗覆蓋率與抗病毒藥物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