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266

健保部分負擔6月底前調漲

#健保 #政策 #保險 #理財
工商時報記者李青縈/台北報導
 
2022年健保費率不調整,但健保安全準備金卻不足1個月的保險支出。健保會25日開會討論五面向財務調整措施,包括投保金額上限、部分負擔、旅外國人停復保、政府財務責任比例,及補充保費。社會保險司長商東福表示,調高投保金額上限及部分負擔最慢六月底前可上路,但其餘3項因涉及施行細則及健保法,時程會較久。
 
健保會執行秘書周淑婉指出,健保會僅為政策諮詢,尚無最後定論,委員雖多支持廢止停復保及調整投保金額上限,但在部分負擔上意見分歧,惟最終決定都仍待衛福拍板。
2022年健保費率不調整,但健保安全準備金卻不足1個月的保險支出。圖/趙雙傑攝
健保會25日開會討論健保部分負擔改革相關方案,根據健保署的規畫,除了調高藥品部分負擔,未來檢驗檢查也要收取部分負擔,最多收取400元,預計742萬人、約32%的民眾仍不受影響,而619萬民眾、約佔27%的人則須多付10元至200元不等,圖為民眾經過經過全民健保招牌。(趙雙傑攝)
 
根據2019年健保資料,約有16萬人停保,其中有9萬人復保,並且6萬人有就醫。商東福表示,社保司擬全面廢止「停復保」,不論是駐外人員還是遠洋漁船工作者將一體適用。他強調,「有國籍、有戶籍就有健保」,此次討論是針對出國六個月到二年的國人,若國人兩年以上沒有入境,就會退保,沒有停保的問題。
 
針對投保金額上限提高,商東福指出,規劃調整月投保金額上限從18.2萬提升21.95萬元,預估影響人數約有13萬人,每人每月預估增加116至1,939元的保費支出,但多數民眾僅增加116至581元。
 
二代健保中規定政府應負擔保險經費36%,商東福指出,目前正在討論認定,例如支付弱勢民眾健保費等改為不算在36%內,因此政府得額外再出錢,預估會多支出128億元。另,補充保費部分,他表示,因涉及修法,委員會中對此並無表達太多意見。
 
至於引起健保會委員熱議的部分負擔,健保署提出調整措施,將收取費用10~20%作為部分負擔並設定上限,可分成三項目,調整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含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整急診部分負擔,及新增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並且都依照醫院等級不同,收費方式有別。
 
健保署表示,此舉目標提升健保用戶的成本意識,也考量其負擔能力,因此設定收取上限,也落實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使健保效益最大化,預估影響2,720萬人次,並且影響金額達121.5億元。
 
健保會委員、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說,理解健保財務有困難,但應該做好政策分析及配套,否則看起來會像將民眾當提款機,也是疫情之下雨天收傘的行為。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