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鍾維軒/台北報導
位於北市內湖區的數位內容創新中心日前開工動土,預計2026年9月完竣工啟用,可供3500個職缺。不過內湖交通困境尚未解決,如今又有商辦大樓進駐,內湖在上、下班尖峰時段馬路滿滿車輛,居民、里長擔心,未來啟用後恐怕會加劇塞車問題。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回應,像是規劃專車、錯開時間彈性上下班、在家上班遠距工作等,都是短期解決交通的方式,不能說因為目前在治理交通就不讓產業進駐。謝說,未來捷運東環線完工後,減少私人運具,對塞車問題會有很大幫助,長期計畫一定是利用大眾運輸。
謝銘鴻提到,部分企業已實施彈性上、下班,交通局下半年也有綠運輸活動計畫,鼓勵不同的上班模式,也會發放問卷瞭解企業員工通勤狀態及支持度,預計上半年可以統計完畢,之後會再規劃一系列的疏運措施。
台北市內湖區有不少商辦大樓,除了內湖科技園區,還有t. Hub創新育成基地。根據北市產業局調查,內科企業家數逾6700家、員工21萬人;t. Hub目前工作人數約4000人,附屬事業企業家數25家、育成中心93家團隊進駐。而數位內容創新中心預計2026年竣工,可帶來3500職缺,但同時也有交通隱憂,屆時就業人潮恐讓交通壅塞更嚴重。
住在內湖的楊小姐表示,內湖科學園區20幾年前是「輕工業區」,整個區域原規畫僅6萬工作人數,但後來科技、媒體產業等移到內科,道路面積與停車空間卻沒重新規畫,導致塞車逐漸嚴重,造成今天的局面,現在每天上班都面臨塞車,原本40分鐘的車程變成至少70分以上,不過近年北市府又在內湖設置新創基地,交通問題未解決,卻讓塞車問題越來越嚴重。
楊小姐認為,每天上班通勤,整個瑞光路塞得水洩不通,一大早根本是夢魘,下車時間也是,應該把塞車問題解決在來振興產業,或是先把內科的人流轉移,目前蔣萬安上任也只有推出增加大眾運輸的班次,很多開車的人還是不會搭乘交通運輸工具。
內湖湖元里里長林明源批評,柯文哲過去在規劃內湖時,就沒考慮過交通問題,他舉例,行善社宅就不應該在該處,每天尖峰時段塞車至少半小時,現在舊宗路比較大條,現在流暢度還算可以,可未來新基地蓋好,恐怕會吸引上百輛車進來內湖。
林明源說,現在的問題就是每條馬路都連接在一起,台北市政府要怎麼改善?至今也沒有看見效果,居民也會擔心塞車加劇,畢竟舊宗路拐個彎就能上高速公路,希望未來可以好好規劃內湖交通,能慢慢看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