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央行即將在6月底進行第四次降息,雖未及負利率門檻,且資金釋出實質刺激經濟的意義並不大,主要是傳遞寬鬆貨幣的意念。元大寶華最新分析指出,瑞士、日圓實施負利率之後,瑞士法郎仍持續升值、而日銀期待的創富效果也沒有發生,佐證政府預期只是「幻覺」。
元大寶華指出,負利率效果只是幻覺。(好房網News資料中心)
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梁國源指出,負利率與傳統貨幣政策的降息,其實大致相同,都是調降利率,只是負利率讓利率更低,企圖刺激企業及民眾借貸,誘使其加速投資和消費,經常會因此同時出現貨幣貶值,推升通貨膨脹,經濟效果及資本市場上,會有出口競爭力提高,股市等高風險資產價格受拉抬。
及至目前,全球約有四分之一GDP比重的國家或地區央行實施負利率,主要有瑞典、丹麥、瑞士、歐元區及日本,元大寶華指出,雖然各國推動負利率貨幣政策的目的各有不同,瑞士和丹麥是為了緩解本幣升值壓力,瑞典意在推升低迷的通膨,和日本的目標相近,歐元區則是為了提振總體經濟。
「評析央行負利率貨幣政策的效應」最新報告是由梁國源及元大寶華綜經院高級研究員陳世平撰寫。梁國源指出,考量到負利率貨幣政策潛在後遺症,各國央行都希望此項政策能製造「負利率政策」的幻覺,誘發「預期」心理,讓央行根本不必執行真正的負利率,便能達到刺激民間投資與消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