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羅真/台北即時報導
中國武漢肺炎肆虐全球,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致力加速四種疫苗研發,包括胜肽疫苗、重組病毒疫苗、DNA疫苗及次單位疫苗。其中,胜肽疫苗有望於半年內進入臨床前試驗及臨床人體試驗。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表示,疫苗研發的策略很多,依據國衛院生物製劑廠過去累積經驗,可以研發上述四種疫苗。
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致力加速新型冠狀肺炎四種疫苗研發。聯合報系資料照
簡單來說,胜肽疫苗就是蛋白質疫苗,加上佐劑能促進人體免疫反應;DNA病毒則是以訊息RNA製作疫苗,誘發人體免疫力;次單位疫苗則是將新型冠狀病毒分成小段的次單位加以研究,並取關鍵片段來表現、誘發免疫力。
重組病毒疫苗技術,是取新型冠狀病毒的S基因(spike protein),接著用遺傳工程方式放到另個毒性低的病毒載體、打入人體。由於病毒進入細胞需要穿越一接受器,研究顯示S基因猶如鑰匙、細胞上的接受器像是鎖,新型冠狀病毒藉由這把鑰匙打開人體細胞之鎖入侵,而如果上述重組病毒疫苗打進人體,新產生的抗體就能結合S基因,讓新型冠狀病毒之鑰插不進細胞,無法順利侵門踏戶。
廖經倫表示,胜肽疫苗有望拔得頭籌,於半年內進入臨床前試驗及臨床人體試驗。這是因為國衛院的生物製劑廠能完成全部的合成工作,其他種類的疫苗研發部分工作需要委託廠商、廠商可能再委託國外,因此研發速度難以評估。
有專家預測武漢肺炎疫情可能持續到夏天才趨緩,國衛院研發疫苗的速度可能趕不上疫情高峰。廖經倫表示,目前各界並不確定武漢肺炎是否可能流感化,但倘若演變成流感那般疫情時高時低,屆時也相當需要疫苗協助預防。
國衛院除了研發疫苗,還有其他專業有助武漢肺炎的醫療,現成技術像是,國衛院現在就有符合GMP法規且是國內唯一核可生產馬血清的生物製劑廠,治療型馬血清有機會供應急重症患者在非常緊急的狀況下使用。
在新藥研發方面,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擬定幾項策略,策略一是藉由自行開發的人工智慧藥物分析與藥效預測系統,針對美國FDA核可的2684個用藥與93514筆天然物進行篩選,搜尋可能抑制武漢肺炎病毒的藥物。
策略二是從老藥尋找可能具抑制武漢肺炎病毒的藥物。策略三是從自有活性化合物尋找具抗病毒抑制效果的藥物,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已進行多年娃兒藤生物鹼及其衍生物的藥物開發,已建立多種冠狀病毒的培養系統與藥物篩選平台,可利用既有平台技術測試抑制武漢肺炎病毒之效。
另外,近日傳出美國藥廠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的實驗性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有機會治療武漢肺炎,國衛院藥物加值創新研發中心(VMIC)已積極投入合成、預先演練合成步驟,以防範疫情爆發時之國家必要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