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雨鑫、許政榆、謝承恩/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嚴峻,全台五到十一歲孩童尚未接種新冠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證實近日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幼兒接種疫苗。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孩童確診將增加社會成本,據美國統計,兒童致死率雖僅0.1%,但已有九百多例孩童死亡,籲食藥署盡速審查兒童疫苗,「兒童終究要打疫苗」。
不過,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台灣防疫高水準,兒童致死風險不高,反觀兒童疫苗接種的未知風險,反而高於致死風險。
陳時中昨表示,此次增購BNT疫苗合約較複雜,兒童劑型是由美國輝瑞藥廠所生產,因此這次是「輝瑞、BNT、台灣、上海復星」四方談判,雖較複雜,但已進入最後談判階段。
李秉穎表示,兒童得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低於成人,風險較低,但美國已有九百多例兒童因染疫而死亡。依照我國狀況,雖然機率小,「但還是會發生」,若兒童染疫,會增加社會成本,包括停課、家長須請假在家照顧兒童等。
李秉穎表示,食藥署尚未緊急授權十二歲以下兒童疫苗,建議加快審查或授權速度,一旦核准,建議先施打至國小學童。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則表示,十二歲以下兒童是否要打疫苗仍有疑問,她個人認為弊大於利,北歐有些國家不建議,但如果家長要讓孩子打就打,建議台灣政府也採取開放讓擔心的家長有選擇權,但要說明利弊風險。
疾管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表示,近日將開會討論五到十一歲童疫苗接種議題,包括,疫苗安全性及如何執行等配套措施;隨防疫規定鬆綁,染疫人數勢必增加,但幼兒重症率極低,爸媽不用過度恐慌。
陳秀熙表示,根據國外數據,兒童染疫致死率極低,五到十一歲童接種疫苗後引發的副作用仍未知,在兒童染疫多為輕症的情況下,不建議五到十一歲接種疫苗。
對於防疫策略,陳秀熙提出「維持新常態」及「有效控制疫情」等「避輕救重」原則,預期重症數將續增,現階段應催打第三劑,並以死亡人數作為預警指標,藉此達到降低整體感染率以及重症死亡風險,一步步走向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