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翁至威/綜合報導
環保署18日接連召開台南海淡廠、新竹海淡廠環評專案小組初審,兩案皆順利通過,將送環評大會審查。台南廠將是全台最大海淡廠,每日可產水20萬噸,新竹廠日產量則為10萬噸,因應環委要求,兩案都承諾豐水期降載,並承諾設置10%太陽光電。
因應氣候變遷可能產生的缺水困境,經濟部擬新增六座海水淡化廠,台南及新竹海淡廠就是其中兩座,今日通過環評初審後,接下來就要進入環評大會闖關。
台南海淡廠所需用地約17公頃,將分為兩期建置,第一期每日產水10萬噸,第二期完工後產水能力達到每日20萬噸,經濟部承諾,在6月至9月期間,也就是夏季用電高峰、同時是豐水期時,將採取降載,規畫減半產水,首期單月產水量不超過150萬噸,第二期單月產水不超過300萬噸。
而新竹海淡廠每日產水量10萬公噸,也規畫在夏季豐水期降載,單月產水量不會超過150萬噸。
此外環評委員尤其關注鹵水排放問題,是否有再利用可能性。經濟部對此也與台鹽洽談,然而受限於現階段無多餘土地可曬鹽,加上人力不足、成本較高,由台鹽利用海淡廠鹵水重啟曬鹽事業的可行性低。
但經濟部表示,會持續與台鹽討論合作可能性,未來也將蒐集國際鹵水再利用趨勢、科技發展等,在具可行性時擇定適當時機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