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10

小兒科門診狂排隊!今年秋季流行四病毒 醫籲做好「這件事」可防感染

#居家 #小兒科 #流感 #兒科 #孩童 #感冒
聯合報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解封,小兒科門診恢復往年熱絡,因為生病的幼童多到爆炸。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於臉書表示,現在小兒科醫師熟悉的病毒都回歸了,如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但門診常爆棚,沒時間多做解釋,因此整理最近流行病毒的感染症狀、治療及預防方式。
 
1. 流行性感冒病毒
 
盛行於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但今年從5、6月一直流行到現在。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流感疫苗,今年也是針對兩種A型和兩種B型病毒株的四價疫苗,平時應須保持「個人衛生清潔」。
小兒科門診恢復往年熱絡,因為生病的幼童多到爆炸。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大眾運輸工具口罩解禁,兒科醫師呼籲四大危險族群,不要脫口罩。聯合報資料照片
2.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今年入秋後,類流感病童多,其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比例較高,且常高燒好幾天。RSV算是感冒病毒之一,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而早產兒因肺部功能較弱,感染後病症可能較嚴重。
 
健保目前補助周數未滿33周的早產兒施打單株抗體疫苗,可減少重症及死亡率。平時爸媽也可帶孩子多曬太陽、「勤洗手」做好預防。
 
3. 腺病毒
 
一種DNA病毒,它不具有外套膜,好發每年2至3月,但今年直到現在卻還很流行。腺病毒常見症狀包括連續高燒3至7天、伴隨上呼吸道症狀、結膜炎、腸胃炎等,因它不具有外套膜,一般酒精無法徹底殺死腺病毒,須以「肥皂確實洗手」才可以。
 
4. 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與流感均為RNA病毒,但兩者完全不一樣。副流感潛伏期約2至7天,症狀包括發燒、流鼻涕、咳嗽等,嚴重時可致哮吼、支氣管炎、肺炎等。副流感沒有特效藥,採支持性療法。預防措施應「做好衛生管理」。
 
巫漢盟提醒,雖然感染這4種病毒的症狀表現都有些類似,但引起原因和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其中流感具高度傳染力,今年已奪走不少生命,建議符合疫苗施打年紀或資格的人,按時施打疫苗,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才能避免感染喔。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