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26

專家籲指揮中心公布染疫死亡「3可控因素」 有助改善致死率

#本土 #死亡 #疫情 #致死率 #防疫
聯合報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國內今年已超過260萬例本土案例,包括中重度9192例、死亡2944例,全年齡致死率約萬分之11。專家認為,公布死亡數不應追求漂亮數字,外界也不只批評,國內疫情還在發展中,應從死亡數中找出「可控制因素」做改善,甚至有機會提高我國於國際上防疫韌性排名。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要觀察整體疫情狀況,應以總染疫數及總死亡數來看,不太會比較死亡數增加速度來觀察,建議中央應公布全死因,觀察是否有超額死亡狀況,才是疫情控制好壞關鍵數字。
 

 

國內今年已超過260萬例本土案例,包括中重度9192例、死亡2944例,全年齡致死率約萬分之11。圖/聯合報
昨本土新增七萬二九二一例,而中重症增五七五例、死亡數增二一一例,雙雙創單日新高。記者胡經周/攝影

 

 
李建璋認為,公布死亡數不應只追求漂亮數字,外界也不只是批評,而要能從中統計「可控制因素」來努力改善死亡率等防疫指標,包括「死亡病患症狀出現到給藥天數」、「死亡病患符合條件下用藥比例」、「公布死亡病患疫苗組合」。
 
抗病毒口服藥物有助輕症患者演變重症或死亡,李建璋表示,最關鍵就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投藥」,若70歲長者發病第1、2天時即診斷確診,並給予口服藥,死亡率很快就可降低,相較年紀大、共病多等因素無法控制,及早診斷跟給藥還有疫苗施打都是可控制因素。
 
李建璋指出,「症狀出現後給藥」數據各國尚未有大規模分析,是近月才出現較新的監測模式,台灣之前努力控制疫情,到疫苗及抗病毒藥物問世,此時國內疫情還在發展中,若願以創新方式追蹤染疫死亡病例,有助改善致死率,更能提高台灣在國際上防疫韌性及數據透明度。
 
李建璋提醒,我國給藥率達到百分之五,全球排名前位,但國內確診死亡中,有四成六是確診三天內死亡,代表病患確診後期才診斷、給藥,即便給藥率高,但後期給藥效果不佳,我國訂購100萬份抗病毒口服藥,至今只用10多萬份,尚餘90萬份未使用,應適度再放寬給藥條件。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