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很多年輕人返鄉務農,期許走有機路線,卻備受鄰近農地「二手農藥」汙染困擾,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表示,政府應先透過立法解決「二手農藥」危機,才不會阻斷年輕人返鄉務農,也才能生產出安全微毒的農作物。
他也建議「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應依食材、食物和食品拆成三個法,否則食安問題還會再發生。
高志明觀察發現,若在雪融後種植莓果類的水果,像是草莓或藍莓等,因蟲害大多已經凍死,所以不需要使用過量農藥,像日本北海道或加拿大等地栽種的莓果,農藥就較少,但在中國大陸長江以南,蟲是不容易死的,只能靠農藥抑制,而台灣二手農藥問題嚴重,使得有機和無毒栽種相當困難,「真有機的蔬果相當少,台灣要生產出有機或無毒蔬果是不太可能的」。
高志明多次針對食安議題主動發聲,不論是批評政府政策或討論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漏失,他都直言無諱,不擔心槓上政府。高志明說,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把政府、消費者和產業的問題給提出來,希望大家能去面對問題,並著手解決,否則食安問題只會不斷爆發出來。
高志明以國內正面臨的「二手農藥」危機為例,所謂的「二手農藥」,是指經由空氣、水和土壤傳送到他人農地,使得有心生產或經營有機無毒耕作的農夫也無法實踐理想,因此要減少蔬果的農藥殘留危害,政府必須正視二手農藥問題。
高志明說,台灣農地持續承受農藥的間接毒害,就如同二手菸對不吸菸者的危害,若政府不能透過立法來解決二手農藥的問題,將會成為國內年輕世代返鄉務農,以及生產安全微毒蔬果的最大障礙,因為農作物超過七成是含水,若無法提供乾淨的水和空氣,就無法栽種出好的蔬果。
另外,高志明也發現市場常見的毛豆、黃豆、黑豆和茶豆等,看似種類不同,其實都是屬大豆的一種,英文都稱為Soy Bean。他說,國內食品標示不統一問題相當嚴重,光是教育部、衛福部和財政部的食品名稱標示都未能統一,讓廠商業者也無所適從。
高志明建議,國內不能只有一套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而且全都歸由衛福部來掌管,應根據食材、食品和食物來歸納拆成三套管理辦法,並且由農委會、衛福部和環保署各自來管控,否則國內食安問題會一再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