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麗玉、陳秋雲/綜合報導
北市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有793.28公頃,市府2019年開始以容積代金基金標購,但226.9億基金,至今年5月中僅用65.86億元,議員質疑市府強圈地卻不給錢,台北市政府說,未來執行狀況會改善。至於台中市則應中央要求,年底將大解編公設保留地,議員看法分歧。
公設保留地指都市計畫規畫做為道路、綠地、學校及市場等預定用地,為政府應徵收,但仍未取得的土地。
議員許家蓓指出,北市2015年至2022年容積代金累積收入達226.9億元,依規定只能用來標購私有公保地,但至去年僅支出43.31億元標購。審計部也曾質疑北市府2020年總決算審核報告,基金執行率過低,議員發現至去年底餘額仍高達171.7億元。
許家蓓說,市府須更積極標購公保地,或將已無公共設施需求的公保地解編還地於民,而不是圈地不給錢。她還指出,市府以土地公告現值15%至35%收購,也偏離市場行情。
新工處也表示,工務局今年至5月24日已支出22.55億元標購公保地,今年將追加20億,未來執行狀況會改善。過去標購績效不盡理想,除因標購價格偏低,標購與否也要看地主意願,為讓持有較久的地主能順利標購,市府去年已調高標購價格。
至於台中市,全市都計公設用地共劃設1萬2355公頃,其中未徵收的私有公設保留地約1675公頃,約占13.55%,都發局表示,如要全數徵收,粗估恐要數千億元。
都發局表示,依中央要求,今年底將推動公設保留地大解編,預計學校、市場等較具規模的塊狀用地,又無使用需求的,近九成將解編,目前納入檢討的私有公設保留地有470公頃。
解編消息傳出,開發商摩拳擦掌等獵地。藍、綠議員意見大不同,有議員認為,不少公設保留地逾40年未被徵收,地主苦不堪言,如市府評估沒有需求又無足夠經費徵收,就趕快還地於民。
但也有議員表示,台中人口增加中,如學校等公設應籌款徵收,而非輕言解編。議員林孟令說,台中港特地區都市計畫中有3個學校用地將解編,但海線區域人口數快速成長,建案戶數增加,市府若不留住學校用地,將無法再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