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花東鐵路電氣化最後一哩「新自強隧道」,因開挖時遭遇惡劣的沉泥層,不斷抽坍,去年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時,火車仍走舊自強隧道。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改採「中導坑工法」,克服惡劣環境,最快本月底貫通,二○一八年完成切換啟用,比原定進度晚四年。
花東鐵路電氣化工程中的新自強隧道,鐵工局變換工法克服惡劣條件,最快本月底貫通。 圖/鐵工局提供
新自強隧道長二六六七公尺,位在瑞穗至三民間的舊自強隧道西側,二○一一年在南口遭遇惡劣的沉泥層,遇水就迅速軟化坍流,玉里工務段長薛文城形容,「就像麻糬一樣軟趴趴。」進度嚴重延宕,第一線人員幾乎膝蓋以下泡在爛泥漿內,隧道內含氧量低於地表,又有隨時崩坍風險,身心飽受煎熬。
鐵工局邀請國內外專家,改採中導坑搭配複合式灌漿前進開挖工法,創台灣首例,隧道變形量從一五○公分控制在十公分以內,抽坍災害頻率也降低,隧道以每月約六公尺穩定前進,目前中導坑只剩八點五公尺就可貫通,是台灣隧道工程史上重大突破。
薛文城回憶,最驚險的是在三年前,地表下八十公尺的隧道抽坍,沉泥夾雜砂礫傾洩而下,迅速向上抽坍至地表,導致隧道上方的公視機房圍牆旁出現三公尺寬、深八十公尺的坑洞,鐵工局還緊急疏散附近住家,所幸未釀傷亡。
鐵工局副局長唐繼宏說,隧道貫通後,後續將進行擴挖、號誌、電車線、軌道及系統機電工程。二○一八年五月通車後,瑞穗至三民間可增加路線容量,提升花東旅運。